阅读之旅第7站,我们一次去两个地方。试试换一种视角,同时去读2本以上的书,一来可以快速增加阅读量,二来通过对比可以大大加深阅读印象。
第一本是《人间失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思想表达出来,并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39年的短暂人生划下最后的句点。
第二本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是一部励志书,常放在学生读物栏里,但不要误认为是一个守望麦田的老人的伟大故事。
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本书讲的就是霍尔顿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这乍一看上去一反一正的两本书,其实在主人公的青年阶段,写的是几乎相同的故事。霍尔顿流浪在外三天的故事,与叶藏发生的事情几乎是镜像复制。这两位东西方的作家不约而同地写出了那个年龄段男孩最常发生的事情——反叛、流浪、酗酒......但是,两本书的结局截然不同。
叶藏并没有在青年故事的末端改变对生活的态度,因此一直在阴暗中度过中年、老年,郁郁而终。而霍尔顿在三天放荡的生活后,忽然悟到:如果在国家教育中,有一个像守望者那样的人,像守护着麦田那样守护着儿童,那该多好,他愿意去做那个守护儿童的人。《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开放式的结局收尾,但我们都相信,主人公回家后,一定会兑现自己的承诺,重新奋发。
两个故事都是作家的真实写照,太宰治在39岁时含郁而终,而霍林格却在91岁的高龄,享受着人生的美好,微笑面对天堂。是什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1909年,太宰治出生于津岛家,这是津轻地区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之家。太宰治出生之后,是津岛家那一辈里面的第六个男孩,上有五哥四姐,他是家里的老幺。按照常情,他应该是家里最受宠爱的那个。可是受当时的日本长子继承制的影响,他在家里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反而像个局外人一样,孤独的游离在这个贵族家庭之外。像大多数被父母忽略不受宠爱的孩子一样,他从小自卑、敏感、脆弱,一边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关爱,一边却又对世人感到恐惧。这种阴暗情感伴随了他一生,直到结束的那刻。
塞林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1936年塞林格从军事学校毕业,1937年又被做火腿进口生意的父亲送到波兰学做火腿。塞林格在纽约的时候就开始向杂志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1942年从军,1944年前往欧洲战场从事反间谍工作。战争令其恐惧,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纽约开始专心创作。《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举成名。
两人都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因而物质并不是最大的决定因素。家人的陪伴与决策的不同,产生了两人人生的分岔路。年幼的时候需要保护,成年了就要让其张开翅膀独立飞翔。这两点太宰治的父母都无能力做到,而塞林格的父亲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典范。因此,即使有过叛逆,有过彷徨,塞林格依然能够在道路的尽头看到希望,写下这本书的核心——“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值得大家共勉。
这两本书的三维(结构、文笔、哲理)单独来看都一般,但如果能够放在一起看,还是很值得花时间看的,也不枉我费了这么多笔墨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