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个灵魂问题——“假如当初做了另一个选择,现在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
一位中年女性,与丈夫关系岌岌可危,有一个不省心要出柜的女儿,自己的事业也是一团糟。于是她开始后悔当初的人生选择:
当初不该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要跟先生在一起;
当初不该离家出走,千里迢迢背井离乡跑到外地。
生活中,这位女性对女儿挑剔,对老公嫌弃,对父亲无可奈何
而女儿因为得不到母亲无条件的爱,于是放逐自己,遁入暗黑的深渊,纹身、喝酒、抽烟,把自己搞得一团糟。讨厌自己、讨厌世界,反正也没有人爱自己,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留恋?
女儿对别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她讨厌他人评判,抗拒别人给自己讲道理,其实这是在表达反抗。她有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好像只有通过别人的态度才能够定义自己的价值。别人的评价由非常容易再次让她陷入糟糕的感受,羞愧、愤怒、自怨自艾、自惭形秽、自尊又自卑。这些负面感受,导致她开启新一轮的反复拉扯。
母与女都活的如此撕扯拧巴。
很多女性的困境,往往源于父辈的缺失。妈妈年轻的时候,想要跟先生去外地发展,父亲看到女儿不听话,采取的办法是断绝关系,而不是沟通;而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和妈妈相爱相杀,遇到困难从来没有得到过来自父亲的相助。
很多家庭的父亲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遇到家庭矛盾,并不是静下心来沟通解决,而是想要粗暴的从抽离,把一团乱麻的关系甩给母亲。在实际生活中,孩子看似种种矛盾都是来自于母亲,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父亲的缺席。面对缺席的父亲,孩子一旦与其形成一种缺乏积极互动的关系,本能的选择不是再次尝试而是逃离,那么今后的关系可能就是越来越疏离。这种选择看似减少了冲突,实际上是对自己情绪和感受的压制和回避,还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而妈妈,当所有的家庭琐事都压在妈妈的身上,妈妈可能终有一天会被压垮。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并不仅仅是因为痛苦本身,而是不得不独自面对痛苦。
在这样一个家庭故事里,矛盾随着孩子对世界的绝望达到极端,孩子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地方,哭着质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去一个更好的地方?去一个有更好的女儿的世界?”女儿崩溃大哭,既然母女在一起对对方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为什么还要纠缠在一起。妈妈同样崩溃大哭双膝跪地,是啊,世界上可以去的地方很多,可是妈妈就是想要永远跟孩子待在一起。
这是一个电影,但是不是一出悲剧。家庭困局的解决方案是,所有的家庭角色各归其位。父亲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家庭当中来,但这并不是要单单一味投入到孩子身上,更重要的是关注夫妻之间的关系,改善从对母亲的支持做起。
而母亲,要学会把目光从子女身上收回。事实上,把孩子当做“私有物品”的父母并不少见,生活中充斥着对子女生活的全方位掌控。而在这个世间,大部分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温尼科特说“一旦你变成一位妈妈,从此就要适应孩子,而不是反过来”,亲子之间的爱,应该是单向的,不求回报的。父母和孩子都要活出自己。
——在《看懂自己的脆弱》这本书中,提到了三种原则:父母没有必要越界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遭遇“恰到好处的挫折”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凡是你认为需要越界的地方,都是你自己的需要;先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牺牲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孩子;父亲不要缺位,夫妻之间的纠缠不要牵扯孩子。
——根据壹心理相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