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俗,随着时代的前进变得模糊不清,过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来的,现在拿不准了。很多民俗传来传去,以讹传讹,已经走样。
走样是一个方面,趋同也是一个方面。过去说“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我们这个通讯和交通工具都发达的时代,好像都没有什么区别了。比如在北方的节日,有什么风俗可以值得细说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吃饺子基本没错。无论是节日还是节气,还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没有什么仪式感了,无非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一顿饭而已。
仪式感的缺失可能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了,人们没有耐心一五一十的照着过去的繁琐程序来做,时间的推移,老人们不在了,老规矩都失传了。没有仪式感的存在,民俗本身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只是吃一顿饭,那么,吃还是不吃,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比如说,一个人买了新房子搬了新家,亲戚和朋友都来了,那么这个活动是叫什么呢?是“温居”还是“稳居”?
有人说,应该是温居,温居的理由很充分,新家没有人住过,需要人气温暖。大家来帮助“温一下”这很有必要。所以相关联的词汇和做法是“温锅”和“暖炕”,这就是两项很具体的活动了,不光是仪式感,有具体的内容。大家来给温居,具体的做法是“温锅”,就是吃烙饼,表示对新家送来的温暖和问候。暖炕和温锅意思差不多,在农家用大锅和火炕的时代,暖炕就是暖屋子。
这样看来,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的很清楚,那就是“温居”了。可是有人也明确的指出,温居是不准确的,应为稳居,就是安稳的稳,稳定下来的意思,安居乐业的意思。
类似的情况其实有很多,究竟是稳居还是稳居已经不重要,可能也无法考证了,但是总之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有这个好愿望就可以了。来家里要烙饼,没有人吃了,专门烙饼的锅也没有了,要暖炕,更没有炕了。
只要向善的心还有,温暖还在,新的生活就会有新的民俗产生,所以追究是稳居还是温居,在这些具体问题里纠缠不清,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些所谓的伪民俗其实很没意思,不懂也罢。人只要好好的生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