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论读书”
徐民伟
阐述“论读书”的文章不少,其中不乏名家大师,如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培根写有《论读书》;英国著名散文家兰姆写有《读书漫论》;德国哲学大师叔本华写有《读书与书籍》等等。
培根论读书,知识渊博,洞察微妙,文词优美,文采斐然。他写道:“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体现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他还写道:“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辨。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培根的论读书写的温文尔雅,亲切和婉,大有绅士风度。其中许多语句已成警句名言,广为流传。
相比之下,叔本华的《读书与书籍》,则显得凌厉峻拔,尖刻犀利,有些说法初读起来不免让人困惑、疑虑,甚至诧异惊愕。
在《读书与书籍》一文中,叔本华说,“我们读书时是别人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读书逾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于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看到他这些说法,不禁让人吃惊,难道他是在告诉人们不要读书吗。
他还说,“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否则,我们读书只能学得陈词滥调,别无益处,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浅薄的模仿者而已”。他这段话的意思,难道是在告诉我们读书无用吗。
他又说,“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他们枯死”。“目前十分之九的书籍是专以骗钱为目的的。为了这种目的,作者、评论家和书商,不惜同流合污,朋比为奸”。“尤其那些每日出版的通俗刊物更是狡猾,能使人浪费宝贵的时光,以致无暇读真正有益于修养的作品”。他这些话更令人瞠目结舌,难道他是在警示人们读书有害吗。
当然不是,当我们在全面阅读了叔本华的《读书与书籍》一文,并细细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叔本华根本不是叫人们不读书,而是叫人们不要读死书,死读书。他说,“读书而不加以思考,绝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只有五十分之一能被吸收,其余的东西,则因呼吸、蒸发等等作用而消耗掉,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就是说,读书不仅要读,更要思,用自己的头脑去思想,去思考,去分析,去辨别,去认知。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照单全收。
同样叔本华也不是告诉人们读书无用,他说,“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精华”,“何况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书中自有无穷之乐”,“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由此可见叔本华更不是警示人们读书有害。
他是在提醒人们,“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他明确提醒人们不读坏书,他提倡读原著,特别提倡对好书要一读再读。他说“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多种事物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遍时,在各处都会有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调和心境,因此,所得的印象也就不同”。
由此观之,在论读书这个论题上,培根注重的是引导人们喜欢读书,习惯读书,即好读书。叔本华则是侧重引导人们有选择的读书,有深度的读书,有思考的读书,即会读书,读好书。只不过培根写的温文尔雅,叔本华写的尖锐犀利,二者的不同之处,也仅仅是写作的侧重点不同,文章的表达风格各异而已。
叔本华生活的时代,是公元1788年至公元1860年。兰姆生活的时代,是公元1775年至公元1834年。培根生活的年代则更早了,是公元1561年至公元1626年。他们距离现在有二百至四百年了,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们的时代里,读书是少数人的事情,甚至是奢侈的事情。兰姆在他的《读书漫谈》里,就讲了那时读书艰难的事情,他讲道“还要说一说那些站在街头看书的人,我一想他们就油然而生同情之心。这些穷哥们儿无钱买书,也无钱租书,只得到书摊儿上去偷一些知识。书摊老板眼神冷冰冰的,不住的拿记恨的眼光瞪着他们,看他们什么时候才肯把书放下。这些人战战兢兢,看一页是一页,时刻都在担心着老板发出禁令。然而他们还是不肯放弃他们求知的欲望,而要在担惊受怕之中寻找一点乐趣。马丁·伯就曾经采用这种方法,天天到书摊上一点一点的,看完了两大本《克拉丽萨》”。这类事情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有读书的能力和条件,只要想读书,不用买也很容易就能得到书读。比如到图书馆,即便是书店也早已是开放的橱窗了,书籍琳琅满目,而且许多书店都还专门开辟了阅览区,配置了精美的桌椅,有的甚至还为读者提供饮用水。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书和阅读的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出现了电子书和网上阅读。近几年由于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社会活动方式,当然也极大地改变了书的样式和阅读的方式。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就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事情。许多人已离不开手机,甚至依赖手机,有些人就连走路、吃饭都手不离手机,眼不离手机。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大的背景和大的趋势下,人们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也就成了人们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选择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重温培根、叔本华等大师对读书的论述,还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时代变了,但是培根、叔本华等大师关于读书的阐论,对于我们现代人还是有启发借鉴意义的。关于读什么书,叔本华在《读书与书籍》中明确说明了三点:一是读名著,读原著。二是绝不乱读。三是不读坏书。关于怎么读书,培根讲的比较具体,他讲到“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慢咽,慢慢消化”。对于重要的书,叔本华也同样提倡要一读再读,他说“温习乃研究之母”。在怎么读书方面,他俩都强调了读书要分析和思考。读书要分析和思考对于我们现代人特别重要,电子智能、网络互联、信息爆炸,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真假杂错,尤其是在大数据状态下,人们很容易被定位、定向投送信息。如果不能很好的分析、思考、辨别,就很容易被形成信息茧房、知识茧房,干扰思想,左右认知,影响行为。
关于读书要注重思考,我国古代的先贤早就特别强调过了,比如,孔子就讲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中庸》中更进一步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广博的学习它,周详的询问它,慎重的思考它,坚决地实行它。对未曾学过的知识,要学习就要不学会,不停止。对未曾询问的道理,要询问就要不问明白不停止。对未曾思考的道理,要思考就要不思有所得便不停止。对未曾明辨的道理,要明辨就要不辨明不停止。对未曾践行的道理,要践行就要做到不坚定不停止。我国古代先贤对读书学习,在提出学、思、明辨的基础上,还又提出了笃行的更高要求。这对于我们现代人的读书和学习来说,就更有实际的价值,更有现实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