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中,关于文字与口口相传这两种传达方式,引人深思。不可否认,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于我而言,更侧重的是文字。
纵观历史的长河,文字是见证者。文字的积累体现着文化的流传。就如考古,文字往往更有说服力。这就是为什么考古学家对于古书修复专注、对于文物研究认真;人们在研究历史时要翻阅书籍,在文字中寻找答案。这也说明了文字是思维的体现这一观点。我们日常写作文、写简书的意义也就在此。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口口相传具有以下的局限性。第一个是内容的局限。人的记忆有限,认识有限,生活地方有限,因而所能传授的东西不外乎那几样。比如说,农村社会中,传的东西只大部分都是农作经验和生活常识。有第二个是时间的局限,所传内容或多或少会收到时间的冲刷与原本有所区别,再者人的记忆也会时传播出现变化。还有的就是时代在变化,就算是农村社会,也不是一尘不变的。比方说,以前所穿的是古老犁器的使用方法,而以后传的可能是科技大型耕作机器的操作说明。这样,古老的方式也会渐渐淡出人们生活,再渐渐于口口相传中化为乌有。第三个是对象的限制,对象必须是在同一个圈子里生活,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或者语言环境,甚至是熟人,才能精准的传达到其中的韵味,否则也只是“鸡同鸭讲”
从源头来看,文字的产生必有它的原因。简单来说,可以认为,原有的肢体、口头表达已经不能够满足生活所需。因此结绳记事、甲骨文等等就形成了。于老祖先而言,单靠人已不足以记事传意,何况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量大、迅速是特点,文字又是重要的载体,因此文字下乡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趋势。即使是在乡村相对隔绝的地方,又有多少人能够抵得住万千世界的吸引,文字是感知世界的好方式,这也是人们学习文字的动力。
所谓文字难以表达一些本义,我认为只是功底不够,写作的能力不够,或者是语言文字本身的限制。就如古诗来说,短小精悍,其中的韵味非口头语言或是现代语言的解释能说清,也非画面能够体现。为什么古代诗人能用简洁的语言把意境表达清楚,而当今人们即使用现代的语言详细对其解释翻译,却仍与作者本义有所去别呢。一是炼字,而是缺乏对环境的感知,环境描写很大程度上促成古诗内容的表达。我觉得这就是之前文字难以下乡的原因就是文字缺乏准确性,也是当今我们需要克服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使文字普及,更要创造条件让文字普及,让文字更有意义、语言更精准。就如现代人们所创造的新词、网络用语,都是文字在随时代改变的体现,这些词在某些方面上确实能比之前的词语更准确的才传达文字。我们所追求的不仅是文字,而是能准确体现思维的文字。只要文字是方便、准确的工具,它必定会更容易使人接收,使过去成为历史流下去,成为“人的体现”。
文字下乡势不可当,文字提升更是方向,文字的独特魅力就在每一个人的笔下,每个人都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