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迟决策:关于慢,有很多正面的词语:三思而后行,事缓则圆,慢工出细活。从小,我就因为各种慢被大人批评和取笑。但正如一句话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些事是慢一点比较好。
慢,是相对于快说的,而不是把“慢”作为终极目的。那么,慢有哪些好处呢?第一,延迟决策,是为了尽量多地收集相关的信息,包括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朋友的意见,行业的现状等。如果延迟决策成了不去做决定的借口,那还不如按自己的心愿先做出一个决定,然后再通过试错去调整。
第二,延迟可能是一种策略,避免被竞争对手太早知道底牌。比如我们看跳水比赛,成绩最好的人往往最后一个出场,这时对手的情况已被他尽收眼底,他完全可以根据前面对手的表现,制定自己的策略,胸有成竹;而先出场的人,除了尽量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别无他法。
关于延迟决策,万维钢老师提到过一个公式:37%。就是,首先给自己一个决策的时间,比如说一个月后必须做出决定。那么,在这个月的前37%的时间,也就是12天前,你不忙决策,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周围人的意见,和你现有的选项。记住那个你认为最好的选项。12天后,如果你遇到的机会,比之前的最优选项还要好,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拿下,否则,以后就会后悔没有及时出手了。
买车,买房,比较大的投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据说这个数字是数学家计算出来的。
2.有效道歉:可能有人觉得,道歉不是越快越好吗?其实不然。如果你对别人的伤害比较大,过快的道歉会让人觉得你心不诚,只是想用道歉换取一个原谅。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水平的道歉》里提到:
道歉不是为了赢回别人的信任,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说明你的错误,也说明你的改变,把是否原谅的决定权留给对方。
本文说的道歉,包括了认错、解释和补偿三个方面,我觉得也要从“完善自己的人格”入手,就是说,道歉是自己内在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去做的一件事情,它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求得别人的原谅,因为是否原谅,是别人的事,自己是不能去要求的。如果认为“自己做到这份上了,你还不原谅我”,那就简直成了道德绑架了。
3.拖延的策略
其实我早就发现拖延对于某些事情是有好处的,比如一时的食物或睡觉方面的冲动,拖延就相当于“延迟满足”,而且有时候,延迟后这些欲望就消失了,我们就等于战胜了自己。
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时也不需要即时回复,因为对方问的很可能是一个不重要的问题。等他问第二次时,说明这件事确实对他比较重要,以致需要问第二次,这时再回复不迟。当然,这个策略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比如对你的另一半,当然是越快回复越好~~~~
总结一下:1.决策时要给思考留出时间,不要让一时冲动承担决定的责任;为了避免无限拖延,可以定一个最后期限,然后运用37%原则。2.为重要的事情道歉时,不妨慢一些,考虑周全一些。3.巧用拖延改变自己的习惯,以及筛选出别人真正重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