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世外桃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理想世界的代名词。那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为何是渔人进入桃花源呢?包括渔人在内的外人为何不能再进入桃源呢?究竟如何进入“桃花源”呢
通读全文,不难发现进桃花源的第一步是入桃花林。吸引渔人的桃花林像一片过滤网,将尘世的纷扰阻绝。以打渔为业的渔人,看到不同于日常的荒凉与纷争的情景,惊异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不知不觉已经放下了生计,放下了今日的收成,只是追随本心的“甚异之”,于是“复前行”,心里只想“欲穷奇林”。所以想进入桃花源,就要做到不被尘世俗务扰心。设想渔人在这“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中,只要想起自己出行的目的是打渔,只要想起自己要养活生计,是不是结果就会不同?
要想进入桃花源,自然有一些曲折,每个人想要收获肯定有有付出,于是渔人来到一个阻碍——一座山前,山脚有个小口,仿佛好像有光射过来,这是一个强烈的吸引。渔人此时还是在船上,在赖以维持生计的船上,他要做一个选择:是选择世俗生活还是追随内心。他的选择很直接,六个字“便舍船,从口入”。他下了决心,所以能面对困难——穿过狭窄的一线天,最终能看到“豁然开朗”的画面。他“舍”了,所以他“得”了。
每一个旅游的人,抓拍的场景一定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对渔人来说,他看见的事情也是不常见的。土地自然平常,但是“平旷的土地”稀有;屋舍自然也有,但是“俨然的屋舍”少见了;田有,但是“良田”不多了,还有“美池、桑竹”的掩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太不寻常了。这都体现了桃源人的勤劳、和睦,与外界太不一样。而这里的人的衣着打扮也很怪异,渔人继续看这的人,视线的落脚点却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居然在“怡然自乐”。
根据渔人的年代“晋太元中”,我们可以知道那时候战争频发,士族门阀内乱,据记载,21年打了大大小小60来次战争,平均一年3场战争。对百姓来说,壮年充军,孤寡守家,经济萧条 ,民不聊生。因此“桃花源”里的平凡、充实、安宁、和乐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对渔人来说是稀少的,渴望的。我们不妨猜测渔人的年龄,不被征去战场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子,能维持生计的孩子自然也是会被征兵的,渔人大概率是一个耄耋老人。可能家里还有老伴或者小孙,也可能凄然一个人。此时的他看着桃源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场景,视线都不舍得转移。
桃源中的人是祖上带着逃避战乱来的,没有参与朝代更迭。每个朝代更迭,都伴随着流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而这里没有战争,所以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后,第一反应是“皆叹惋”。这里的人没有心计,特别热情。来了人问问简单情况,就邀请到家里“设酒杀鸡作食”,还主动把自己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这种不设防的纯真多么珍贵。其他乡人听说了,就一起来议事,议事后家家都请吃饭。这里没有压迫,没有阶级,大家都是平等的,而且家家都是丰饶的。
这是渔人希望的理想世界,可是渔人还是要走。当桃源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时,渔人一定是满口答应的吧。
从他“得”到船开始,课文中的语言全是短句,还用上许多动词,让人语速越来越快,心情越来越急切。转变从“得船”开始,船是他的生存工具,船是盈利的媒介,船是他的身份象征,所以他服从了社会规则,报告父母官,这是向“权”低头,也许想着能有打赏,这是向“利”低头,即使这么做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而父母官就是阶级的象征,代表着压迫和剥削。他“遣人”随其往,而且是立即前往。太守的心急为了什么呢?为了官位再上一层?为了去桃花源当统治者?反正不可能是为了改善没有战斗力的桃源人生活的。人们高歌“发现新大陆”时,会顾及已经生存在那里的土著居民吗?
“刘子骥”为何找不到桃花源?刘子骥是陶渊明的远房亲戚,又是同道中人,有评价说他“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文中也说“高尚士也”,但是本文是虚拟的,桃源是虚拟的,因此刘子骥的事情也是虚拟的。至少从渔人传出来的话里可以知道桃源人是不想被打扰的,而他却执意要去。桃源人是拖家带口全村人躲起来生活,高尚士“刘子骥”并没有带家人去生活的意愿。太守一行找不到,如果高尚士“刘子骥”能找到并且能出来对外人讲,那么他的“高尚”之名气将大增。这是为名。
为名为利为权的人结果都一样,都没法进入桃花源,没法进入“安宁和乐”的境界。对照渔人最开始进入桃花源的条件,其实舍去名与利的牵绊,跟随本心,付出努力就能到达自己的理想世界。
陶渊明在这方面就做了表率。他没有跟随世俗的繁冗复杂的读书风格,自谦地提出“不求甚解”,他没有像为了获得“不慕名利”的名气而隐居山林,而后带着名气回朝做官的人一样,他是真的隐居,隐居在恬静的自给自足的田间生活里。所以他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他也穷困,他也疾苦,但是他看透了战争,看透了门阀阶级,于是他坚守内心。即使穷困,即使疾苦。所以戴建业先生说他“给后世的人们开创了一块精神领地”,“他的洒落的人生心境,是对生命的超然应对。”
桃花源现实中找的到吗?找不到。读一读课题和作者:《桃花源记》,陶渊明。为什么是桃花的源头?不可以是樱花、杏花吗?不可以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兔子洞吗?多读两遍课题和作者,相信我们会有一样的共识:这是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所以他选择了“桃花”这个意境。因此,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桃花源的。现在偶有新闻报导:某某城市某某乡村惊现一大片桃花,考证可能是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我不禁莞尔,桃花源不在其形,而在其意,意在陶心中。
桃花源能找到吗?能。只要我们内心澄明、洒脱,舍去名利羁绊,我们就得到了自己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