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不止是“少年”,也不只是“你”
等过了暑期档,又盼过了国庆假,原以为等待遥遥无期,只有一次又一次的热搜刺激着受众者的期待。终于赶在深秋,《少年的你》姗姗来迟,而又来势迅猛。
从定档消息公布到正式上映仅仅间隔三天,预售破亿的消息早早挂在了微博热搜榜,首批观影评论对影片的表达及演员的处理给出大面积好评。
或许,这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或许,这就是生活艰难,而你值得等待。
《少年的你》聚焦校园霸凌,讲述了一个关于少年的故事,故事里有观影的每一个你。而影片实际的挖掘远不止步于少年的际遇,最终指向的也远不只有你。
影片围绕校园霸凌的展开,着重刻画了四个少年——陈念、小北、魏莱、徐淼,他们处于不同的角色语境,有受害者、保护者、施暴者,甚至有同时兼具施暴者与受害者的角色。但,影片对人物的处理做出了角色属性之下的深层表现,这使得人物形象超脱于脸谱式的扮演,推动故事从线性的扁平走向立体式的丰满,主题也就从校园霸凌背景下少年之间的守护,深化至对青少年生存境遇与心理健康的关注。
具体来说,影片中对这四个在校园霸凌中处于不同角色的少年,予以复杂式的角色定位与形象塑造。
陈念在成为受害者之前,曾是胡小蝶霸凌遭遇的旁观者;而在暂时脱离霸凌境遇时,充当过下一个受害者徐淼的保护者。
小北在保护陈念的同时,也参与到更多的少年打斗之中。
魏莱作为施暴的引领者,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是,魏莱同时充当着好学生的身份。
而徐淼则更为明显地在施暴者、受害者与旁观者之间转换。
每一个少年都于显性层面承担着多元复杂的角色形象,这使得故事的矛盾超脱于传统好坏对立的模式,在强化戏剧张力的同时,潜隐着更多值得深入思考与细究的问题。
诸如旁观者在校园霸凌中所施予的伤害,应了最近流行的那句话: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诸如过于强调个人主义的保护是否真的妥善与安稳,且在多大范围内行之有效;诸如现行的素质教育是否真的触及到学生的精神深处等。
《少年的你》的精细化处理也表达出一种对校园霸凌的新解读:很多时候,少年时代的暴力与霸凌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受害与施害。
你什么都没做,并不意味着可以逃脱施害的责任;一旦卷入校园霸凌,你参与施害方,就有可能转换为受害方;当然,所谓正义的保护者,或许在另一些侧面就是伤害的制造者;以暴制暴的方式或许能换来短暂的平静,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值得强调的是,影片中对校园霸凌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事件层面,不仅在于表现霸凌发生的过程、所产生的戕害,以及由之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更回溯源头,强调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生存际遇及其精神心理层面的决定性影响。
电影中对四个重要的少年都做出了家庭情况的涉及。
陈念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缺席,母亲又陷入债务与诚信危机,对陈念的照顾仅限于经济给予与情感上的支撑。母亲迫于躲债与生存危机的压力,不得以远走他乡,不能给女儿成长的陪伴,以至并不了解女儿的生存境遇,甚至陈念所遭遇的校园冷暴力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就来自于母亲的债务危机被广而告之。成长时期的女孩没有被妥善照料,甚至在家庭生活中卷入被追债的惶恐,在学校生活中面临集体的孤立与嘲笑。
小北的成长环境则更为扎心。父母双方均为缺席状态,且因为自己耽误母亲改嫁而被迫从13岁起就辍学并独立生活,与母亲失联。小混混是一个被正常环境敬而远之的群体,他们吸烟喝酒、打架斗殴,长期流连于网吧、棋牌室,甚至有可能陷于小偷小摸等不法行当之中。没有人在意他的生存与境遇,没有人关心他的过往与将来,更没有人挂念他精神世界的孤独与悲凉,就像,没有人问过他疼不疼。
影片在对施害少年的了解与处理中也涉及到家庭元素。魏莱的母亲以充满阶层优越感的形象出现,言语间尽是轻视与不在意;镜头扫过证实魏莱的种种优秀的证书与奖杯;更有魏莱道出,因为自己复读而导致父亲失望到一年没有和她说话。魏莱的家庭环境虽然健全,但父母的性格、理念以及价值观却存在明显的偏颇与缺失,直接导致了魏莱的双重做派与暴力倾向。
而徐淼父亲对女儿直接的拳脚相向更是不言而喻的家庭问题。
家庭是每一个人的原生宿命。
或许,不是每一个人的少年时代都经历或目睹过校园霸凌,但有多少人正在遭受或依然携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呢?恐怕这远不止于“少年”时代,也不只有“你”吧?
祝愿你逆天改命,成为那个想要成为的自己。
也祝福你更好地,成为别人的原生宿命。
其实,霸凌依然在发生,却不仅仅在学校。
你或者是我,都有可能是旁观者、施暴者、受害者或兼而有之。
希望我们不是施暴者,
也不会成为受害者,
希望,我们都不会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