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绩效管理是考察公共部门短期性的成果,测量与评价是参考了不同的指标,结果导向是其最终目的。传统的绩效管理是静态性的,对公共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情况无法全面预测。耗散结构理论是复杂系统科学的一种基础理论,其可解释系统的产生、变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极具价值工具,如何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进行科学评价,在社会管理系统中,公共部门是一种特殊分支组织,假使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开展研究和分析,将会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公共部门被视为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能否存在于公共部门?耗散结构理论能否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有所作为?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是开放系统。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是开放性的,但是公共部门手中权力是集中的,整合和拥有了众多资源,绩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程度不高,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取舍上,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偏向于定性指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需要长期的政府管理变革,完善绩效评估体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时刻与社会环境保持联系,提出绩效评估方案。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远离平衡态。一方面,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人员流动频繁,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受到政策变化和部门上级领导变更的变化,在对外信息、物质、技术交换时,整体和局部发生变化,之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平衡状态将会被打破,由此系统内部不断动态循环,,所以绩效管理系统是远离平衡状态的;另一方面,随着机构的改革,部门机构的职能也会发生变化,各部门和机构之间责任划分不到位,职责状态是模糊不清的。
(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是非线作用性机制。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中子元素有各自的作用域,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形式,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政府绩效管理评估主体会受到情感、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所以既要保障绩效管理机构的多元性,呈现结果客观、公平、公正,又要提高公共部门绩效效率,满足耗散结构条件。
(四)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具有涨落有序特征。系统的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某一部分会偏离平衡态,这称为涨落。波动大的立即被消耗掉,迫使系统恢复平衡,小的波动,如“牛鞭效应”原理,不会被消耗,而是被积极的反馈放大,逐渐偏离现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具备耗散结构形成的所有条件,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状态就有了本生之义;提供公共服务、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的目标,相对于私营部门绩效管理是提供劳务和商品给顾客,这是两者之间本质的区别。
运用绩效管理系统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中,更加关注公民权利和公众利益,追求平等、民主和自由的社会基本价值,公共部门应结合自身部门特点,引进企业绩效管理的先进管理技术,建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评估模式和体系。对于非平衡状态下的绩效管理系统,如公共精神的指标需要不断开发和研究,用专业性的语言表达,依据耗散结构模型,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进行补充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