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的转换
霍华德·格鲁伯的3B法则:睡觉(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
散步
创造力就是对自身能力的驾驭和拓展
发散模式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
别把暂时的休息当成最后的中点,换句话说,可别指望只靠发散模式,就能轻轻松松地如愿以偿。
研究表明,对于特定思考类问题,可用的精神能量,即意志力总量是有限的。
两种模式之间切换帮你掌握新知识
在紧凑的专注模式后,利用发散模式的方法激励自己
激活发散模式的一般方法:
* 去健身房
* 参加运动。如踢足球或打篮球
* 慢跑、散步或游泳
* 跳舞
* 开车兜风
* 绘画或涂鸦
* 淋浴或泡澡
* 听音乐,尤其是纯音乐
* 用乐器演奏熟悉的歌曲
* 冥想或者祷告
* 睡觉(召唤发散模式的终极法宝)
别怕落在同学后面
避开思维定式(愚翁移山未必是个好办法)
记住,做作业和考试时,接受大脑中的第一个想法,会有碍于你另寻佳径。
要解出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而正是在这些你并非直接关注的时间间隔里,发散模式得以渡开到一边,用新的角度看问题。在此之后,当注意力重新转回到问题上时,你就可以将发散思维模式传达的新想法和新模型真整合起来。
进入下一次专注模式之前,应该留出足够长的休息时间,让你的意识完全从手上的问题脱离出来。当然,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灵感还没有来得及传给专注模式就会消失掉。
有一条经验 之谈,学新概念时,别扔上一天才能回头复习。
发散模式不仅会让你以新的角度看待学习内容,也会帮你把新观点整合到已知的相关信息上。同时,换视角看问题的做法也能让我们明白为何做重大决定时先“放一放”(sleep on it)往往会是个好主意。
当你真的被难住的时候该怎么办
自制能力强的人反而会更难关闭专注模式,好让发散模式进入工作状态。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这儿还有另外一个技巧:重视倾听。
当你真正被难住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同班同学、同龄人或者导师请教。让他们为你提供不同的视角。或是类比举例来解释新概念。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做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四个组块。
人类大脑倾向于自动化地讲记忆单元打包成组块,因此我们的工作记忆的实际容量要比看起来大很多。
如何把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记住呢?一般来说,这需要不断地排演重复。
相反,长期记忆可以看作是仓库。东西一旦存进去,它们通常就一直待在那儿了。
研究表明,当你的大脑首次把一个信息条目存入长期记忆时,最好时常去看看,以保证日后需要时还能找到它。
长期记忆在学习数学和科学方面也很重要,解题时需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都存储在那里。
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点时间,不过有个叫作间隔重复的技巧,有助于推进这个过程。
已有研究证明,要是想把某件事牢牢钉进记忆力,一晚上重复20次倒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是几周效果来得更好。
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睡眠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环节。睡眠状态下色部分清理工作就是清除琐碎的记忆,并增强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