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彻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那就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呼唤一线教师决战课堂。
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 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中的“效”主要指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有效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益。
“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教学试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 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所谓“有效教学”归根结底离不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前提的。“有效教学”的研究意味着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就是说意味着冲破旧的教学法研究的束缚,立足于新的教学研究视点展开。新课程改革的诉求:“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有助于实现教师文化的创造。
“有效教学”的研究的假设:对话活动的机制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效教学”的研究蕴含着三个基本假设:第一,“传递中心教学”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第二,“对话中心教学”是一种基于支撑对话活动的学习环境的创造。第三,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是规范教学行为的活动,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总之,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中,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从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 它兼具一切“好教学”的品质特征。“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具体地说,它是为逼近“有效”的目标而对教学进行的科学控制与情感调适, 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有效教学”还是一种教学理想, 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其内涵表现为积极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追求多元智力发展, 强调整合、弹性、参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