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在工作室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阅读了王晓春的著作《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翻开这本书,我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没有心灵鸡汤式空洞的口号,一百个真实发生的案例和我们的班级日常如此相似。每个案例后面王晓春老师精辟的点评或赞赏肯定,或言语犀利指出错误,让我感受到王老师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教育功底。同时让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要有科学精神和研究的心态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深感惭愧“很多老师领教过调皮的孩子,但是好像没有人研究过他,甚至没有人提出一个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问题: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什么。是没有研究的工夫和精力吗?不是。是没有研究的习惯。”想想自己确实是这样。每次遇到调皮违纪的孩子,只是一顿批评教育,让他认识到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错就大功告成。并没有深究孩子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这样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不久之后,类似的问题继续上演,甚至愈演愈烈。这样的教育方式必须改变。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抱着研究的心态去看待出现的一切问题,这样就不会朝学生乱发脾气,而是愿意去调查、研究,了解更多的真相,得出科学的结论,进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同时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要做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孩子的所有问题,根子几乎都在家庭,特别是6岁以前的生活环境,对人的一生影响极大,不了解是绝对不行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上游,不改变孩子上游的家庭教育,在下游堵孩子的毛病是堵不住的。”多年的一年级班主任经历,使我观察到孩子们从学前教育以及原生家庭中带来的形形色色的性格特点和不良习惯,纠正起来难度很大。有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课堂上爱说爱动坐不住,甚至一个学期也没能纠正过来。所以我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总是花费很大力气,有时深感筋疲力尽。王晓春老师的话为我指点迷津,犹如醍醐灌顶,让我找到了工作思路。
对于问题学生,教师必须学会追根溯源,了解其家庭情况,要从家庭教育这个根子上改变,帮助家长变成明白人。克服溺爱和过度保护,让孩子有家教,守规矩。否则好不容易在学校里培养点好习惯,到家里就被磨灭掉了。家长不固“本”,而学校专治“标”,事倍功半。
在当前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做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三、要保持活力,拒绝僵化
“为什么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这则案例点评我反复看了多遍,以前我也曾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现在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因为我们很多教师从表面上看工作辛辛苦苦,但其实拼的是体力,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一旦体力不支,价值立刻就降低了,这也是教师上了年纪之后,在聘任中不占优势的原因。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任何时候不能放弃自身素质的提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技术,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人员。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能只干工作之内的事情,要读书,要研究,要写文章,要保持自己的活力,拒绝思想僵化。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使我认识到,爱心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爱心是不行的,但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在爱心之外,班主任更应该学习和积累具体的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教书育人。让我们不断地通过阅读提高理论水平,反复实践,总结经验,增加智慧,做一名做智慧与爱心并行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