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樊登读书法》,学习到了一种新的阅读输出方式-讲书。
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最恨得不是读书少,而是书明明读了不少,却还是脑袋空空。有点“百书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感脚。
为了读有所得,之后我侧重的不再是每个月要读多少书,而是读完之后能输出多少内容。以前输出的方式比较低端,就是勾勾画画,做做笔记,记录好句,积累写作素材。关注得更多的是局部的细枝末节,而未能把握整体的框架结构。导致时常迷失在纷繁的文字中,忘记了阅读每本书的最初的目的和意义。
讲书,给自己定的一个计划是,每周一讲。即使书没读完,也要根据读过的重点来讲。这样能锻炼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能把每本书抽皮扒筋的分析一遍,分析的多了,就能摸清每种类型书的,每个作家写书的套路,书就只会越读越好读,越读越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