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今年的五月带给了我很多力量,希望可以认真的记录一下阅读的感受。
首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近几年来最专注的一趟旅程,这种专注包括不舍得睡觉,坚定放弃吃大餐回来读,手机丢到一边的乖乖划线写笔记的阅读。在寂静的空间中,感受到的的只有充实的震撼。
首先这本书因为脉络清晰,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之前散乱的知识体系。有了整体的框架再来理解,剩下的的只有认同了。在前几篇讲解韦伯的文章中,整体感觉有些过于简单。但往后看的时候才发现,是因为之前社会学的基础。等到柏林和马尔库塞的时候,发现这就是适合入门级的我们来看的书呀。
内容上我最喜欢还是萨特和尼采,因为前几天看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就已经开始队萨特、加缪很感兴趣了。对于尼采的论述让我回想起很多《查说》的细节,有种恍然大悟之感,果然当时并没有真的看懂。
因为我的观看顺序是以人为主线的,反倒最后看的导论。理性化的启蒙、精神危机的出现、社会困境的现状一步步串联起来,成了这本书的主线。
理性化的启蒙以韦伯为主线来论述,让我想起大约在3年前听张潇雨播客就一直提到祛魅的说法,没想到是源于韦伯。当旧的范式被瓦解,人们以现实性的飞速发展而获得了空前的自我觉知,出现了“诸神之争”。
由旧及新从来就需要斗争和时间。就像《乡土中国》中的田野现实是村落中大的家庭关系是比夫妻关系更加重要的,甚至夫妻在家庭之中都不能表现得特别亲昵。这就是旧的范式。但对于年轻人来讲理所应当的范式是小家庭的优先级是在家庭之前的。因为对于现在的80后和90后是在独生子女政策之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就是被高度关注赋予极高主体性的,这必然会使个人主义蓬勃发展。这对于中国传统制度是一种冲击,也是婆媳矛盾的根源。因为两代人可能抱有不同的标准来生活,必然就会有斗争。范式之中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是说选择不同,父母可以仍旧秉持自己的范式,但没有权力去胁迫子女按照自己的范式生存。同样作为子女也没有权力要求父母为自己改变。
书中虽然各色思想家的观点如此迷人,但隐于其后的刘擎老师更是温润如玉。应该如何去找寻生命的意义。
在生命的旅途中,似乎并不存在完美的稳态。因为作为生物的我们使如此的善变与多思,周遭世界也是永恒的变动不居,而我们能做的仅仅只是不断地在动荡中找寻刹那的平衡。然后一次为几点再试图去寻找下一刹那的充盈圆满。
今天所思考的问题是:一直以来,我都试图去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是因为我一直都预设存在一个正确答案。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拥有着唯一答案。但真的现实真的存在绝对正确唯一的答案吗?这个问题于现在的我来说,回答是:否。要一点点推翻之前的建立本身便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尤其是发现之前的错误实在是非常多的时候。
我们的对抗和矛盾百发百中的指向了自己。这个时候是选择掩耳盗铃还是迎难而上,便成了我们成为何种人类的关键节点了。
我们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开始真的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性格、表达、待人接物的方式,这都是我们作为独特个体为自己的做出的选择。这便是生活本身。不存在必须做的事,也不存在百分百的成功。如果放掉这些枷锁,或许反而可以活的自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