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临时加班,不得不把已经计划好的行程取消,小兜送去了爷爷奶奶家。陪疯陪玩没问题,就是会出现沟通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孩子要的东西就给,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总是把"不"脱出一大堆。孩子碰到会很夸张地心疼可怜(其实我也心疼,但是家长的过分表现会让孩子更娇气,夸张事实,求关注求疼爱)。吃饭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站起来做下去,下地溜达再回来要吃的,觉得肉有营养就喂很多,觉得水果好就有空就想着喂水果不分时间。自己想到什么事情就打扰孩子的玩耍和观察,破坏专注力。模仿孩子说话,而不是正确的引导发音…沟通过的问题,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觉得这个难题,应该听姜老师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谁爸妈谁负责管,以免造成新的家庭矛盾,并且很有必要跟进执行。
白天在我陪伴过程中出现的挑战,玩手机砸了脚趾头,疼哭了。我蹲下去,拉着他的手,问他:噢,宝宝,妈妈知道你砸到脚了,好疼,妈妈也经常踢到脚趾头好疼好疼。你是怎么砸到的呢?他自己指着咋脚的地方,说疼。我接着说。噢好孩子,我们下次玩的时候,注意安全,小心不要碰到脚,好不好?他还是觉得疼,也可能我说的注意安全不好理解,抽象概念,还是委屈了一会儿。我抱过来,让他趴在肩膀上,跟他说妈妈知道你疼,妈妈帮你摸摸好吗?亲一口,好啦,不疼啦。我们下次小心不要碰到脚,好吗?我们去玩球吧。他慢慢好了。今天这次是在爷爷奶奶面前开展的正面管教,老人家总是喜欢过渡溺爱,在我共情期间也总是添加话语,我又听孩子哭闹又听老人言语,要使劲儿控制脑盖的关闭,效果差强人意,现在想想,应该早点抱抱,然后顺便抱起来离开周围人一段距离,再共情,也许效果会更好些。
半夜睡觉做梦了,喊着下地,我好好奇他的脑袋瓜里想着什么,白天是谁刺激他了呢?非要抱着他不让他下地?
加班到现在才码字,脑袋一团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