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选摘
说者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必要信息讲完,尤其是说者必须展示一个复杂的说理过程及其烦琐但又重要的细节、事实、数据之时。打断对方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质疑,不仅提高了说者有效表达的难度,更增加了自己获得对方讲述全貌的难度。这并不是偶然的:不成熟的人、思维简单的人更倾向于频繁地插话,并且他们总是认为“我已经了解了你要说什么……”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成熟、强大,但只要有一两次能够真正忍住自己发出质疑欲望的经历,就可以得到足够的教训,并进一步养成耐心等待到最后再发出疑问的习惯。事实上,如果真的能把这种欲望克制住,人们往往会惊讶地发现:听到最后一刻的时候,自己对讲者论述内容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自己的疑问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管是好还是坏。
【step2】思考
读这一段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最近在看的一本书《知道做到》,书中提到绿灯思维,每次接触新信息的时候,不要总是琢磨信息错在哪里,而应该积极思考其中的正确之处。想想以前的经历,别人指出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首先就是质疑,我哪里做的不好了,进而是辩驳,我做不好是因为balabala,最后得出结论,这个人真坏处处针对我;事实上是把别人让自己成长的好意当成了驴肝肺,别人不再指教,而自己也很难进步。感谢批评、指出自己错误的人,他们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无论他们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严厉的、轻柔的,都要从中思考积极的因素,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事实和依据是什么,适用于哪些场景,而哪些场景又是不适用的;先用绿灯思维积极思考对我的好处是什么,再用黄灯思维提出质疑;积极思考对于日常的沟通、会议、课程学习同样适用,或许就像书中所说的:听到最后一刻的时候,自己对讲者论述内容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自己的疑问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step3】行动
1.首先运用绿灯思维积极思考:当交流的时候不要立即否定或者辩驳,听听他的道理、想法;让别人把话说完,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2.等到最后再用黄灯思维质疑:我想我理解您的意思是……,对吗?(确认双方是在信息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讨论);您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可能并不适用呢(提出自己的质疑及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