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子》版本的流变
1、《史记》说《庄子》有十几万字,这就意味着司马迁看到的《庄子》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庄子》很不一样,篇幅大约多出一倍。今天我们看到的《庄子》,总共还不到7万字。《汉书•艺文志》是汉朝的权威图书目录,说《庄子》有52篇,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庄子》只有33篇。
2、今天我们看到的《庄子》,内7篇,外15篇,杂11篇,并不是《庄子》的原貌,而是晋朝学者郭象确立下来的。缺的那些篇章,也是郭象删的。
3、郭象到底为什么要删掉这些内容呢?他自己是这么解释的:庄子闳才命世,有许多英文伟词,正言若反,而有些低水平的人领会不了庄子的境界,妄自增窜庄子的文章,搞出不少貌似深刻实则鄙俗的文字,足足占了全书的三成,这只能给后来的学人增添烦恼,所以我才把它们都删了。
二、《庄子》为什么不像《老子》那么简洁?
1、相像一个场景:一个怨妇和一个万人迷在争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个话题。——短不了。
2、表达观点是很容易的,但论证观点是很难的。
老子当年不需要和人辩论,但《庄子》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知识分子既要反驳别人的观点,又要捍卫自己的观点,既要拿着放大镜去挑别人的马脚,又要筑起密不透风的篱笆来保卫自家的阵地。而且《庄子》讲的道理特别反常识,更需要长篇大论。
3、还有一个原因是:《老子》很可能是一部私人著作,但《庄子》应当是很多人的作品合集。
既然是合集,你写两篇,我写两篇,内容也就多起来了。古人没有今天的著作权意识,很多学派都有不少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