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班车上听音频,是贾伟老师讲解的好设计的标准和怎样用设计打动人心,他给出了三个具体的维度(“三条铁律”)
设计要解决问题、好设计要有沟通力、好设计要打动人
并且针对这三条铁律一一列举实例详解,如下:
01.设计要解决问题
而且,好设计还能解决关键问题
设计,就是在不增加资源投入的前提下,人利用手头的条件,发挥创造力解决问题。真能解决问题的,才配叫设计,否则,不管多美多酷炫,都不行。
这个最常见的白瓷杯子,只有一个把儿,没有任何图案和特殊造型。
它有设计吗?
大部分人都说“没有”。
确实,这看上去就是个普通杯子,不会变色,也不能保温,更不能让咖啡变得好喝。
那叫什么设计呢?
来,我们仔细的看看这个杯子。
杯口是圆的而不是方的,喝水的时候很容易贴合嘴唇;杯子把儿呢,有一定摩擦力,不容易滑落;杯子的容量,不太大也不太小,刚好够喝一次;杯壁刻意做成有一定的厚度,倒进开水也不会马上变得很烫。
以上,都是它的设计。
用“解决问题”的标准来衡量,它解决了喝水的问题,肯定是合格的设计,但还不能算“好设计”。
在看下面
宜家这款经典的马克杯,2块9毛钱一个,上宽下窄,有点像一个漏斗。
这个杯子为什么经典呢?
卖得多。
卖得多的原因,是用设计解决了成本问题。
上宽下窄,是为了在装箱的时候,可以一个套一个地叠着放。杯身设计得矮,这个高度恰好可以严丝合缝地装满整个集装箱。
这款马克杯诞生至今,一共经历过三次改良,一个集装箱货盘上,按照第一版的设计只能摆放800多个杯子,现在这个版本可以摆放2000多个,光运输效率就提高了一倍以上,物流成本降低了60%。
所谓的“创意”,本身并不是设计,它只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副产品。当设计师对一个问题的洞察足够精准,又找到了合适的方式去解决它的时候,令人赞叹的创意就出现了。
02.好设计要有沟通力
向受众人群传递它的意图
人们看到突出的按钮,就会想要按下去;看到把手,就知道这个可以拉;看到细小的凹槽,就知道是用来插卡的。这类东西,都不需要特别的说明,人只要看到,出于本能就会用。
这种设计,就是用最简洁、最不给人负担的方式传达了准确的意义,让人知道该干什么。
好设计比说话更有效。
它是用符号、色彩、造型、材质这些元素来表达。
现在你用的东西,需要说明书的越来越少。你买苹果手机,盒子里也配了说明书,但你根本不看,用不上嘛对不对?你下载一个APP,一般也不需要什么教程,下了就会用。
就是因为那个交互法则是通用的,不需要另外的文字说明,这就是设计的沟通力。
03.好设计要打动人
设计要发掘和理解用户的需求,为人服务、动人,是要让人产生通感,调动人原始的感觉和情绪,带来美好的感受。
日本著名的设计师深泽直人设计过一款果味饮料的包装,从色彩到质感,就直接还原了水果的外观。
草莓汁,盒子就是红红的草莓的表面;
猕猴桃汁,盒子就是猕猴桃皮那黄绿色、毛茸茸的样子。
它解决了装饮料的问题,而且沟通力还特别强,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拿起来一看,不需要任何解释,就知道这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它立刻调动了你对草莓、猕猴桃所有的记忆,这种亲近感可是不需要理性判断的,远远看见,恨不得立马口水就流出来了,
那下一步不就是买买买了吗?
一个特别经典的反例。
也是做果汁饮料的,原来的包装上面有一个大苹果,吸管正好插在那个苹果上,一直都卖得特别好。
有一天他们觉得包装老旧,想换新包装,其实改动也不大,苹果还在,但就没有吸管这些设计了。
结果销量一下降了20%。
虽然其他什么都没变,但就是感觉不一样了。原先那个吸管插在苹果上,就是给你一种纯天然的、直接的感觉,包装一换,它就变成一个普通的工业食品,通感被打破,魅力一下就丧失了。
工业技术发展到现在,一个产品,实现它的基本功能,已经是最低的要求。情感因素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
以上就是设计三条铁律,
解释了设计的读心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还要解决得漂亮、高效、让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