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程介绍了“随机挑人”“抢答”这两个激发互动的功能。
1.如何运用“抢答”,激发小组获得展示汇报的机会,为团队赢得荣誉。针对这个环节,我链接到自己的美术课《小桥、流水、森林》,这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课程,艺术知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较难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欣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和希施金的《松林的早晨》为主要内容,设置“抢答环节”,可为小组获得优先选择主题的权利,可想而知,能很好地调动课堂的氛围。
“抢答——开盲盒”的启发:岭南版《可爱的汽车》这一课,在创作环节,可设计主题:“外形创意、功能性——环保类、医疗救护类、救援类”,四个不同主题,学生进行抢答,仅仅获得选择优先权,分派相应创作主题,为“抢答”增加随机性,给学生带来神秘感,以此引导学生更积极参与课堂,感受绘画创作的乐趣。
2.“随机挑人”方式:最大价值在于,它让每一名学生获得了平等学习的机会,能充分促进全体学生参与课堂。
“随机挑人”通常在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后,学生有一定思考前提下再进行,因每一个人都可能被挑中,学生们在思考问题、小组合作时不再将自己排除在外,会更投入。
回想自己的课堂,我一般会挑选3到4名同学,但被挑中的同学,会有紧张不敢说、毫无准备被选中答不到点上等情况,而耽误了课堂进程。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随机挑人”同样有技巧。例如刚开始,学生过于拘谨,可以把常规的随机挑一人,变为随机挑两组,选中组进行组内PK,以此化解一开始因紧张带来的劣势。
用好“随机挑人”,让学习机会均等,全员参与,再将课程中所说的三种挑人方式在合适的情形下合理使用和搭配,课堂上就能呈现美好的班级对话,建立课堂安全感、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智慧。
今天张秋琼老师课,让我重新认识了,“抢答”和“随机挑人”这两个功能的独特价值,目的在于增强课堂互动性,营造充满趣味或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参与课堂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起点,让课堂“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充满互动的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