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说,读书有三个目的。第一,学习前人的经验;第二,为读书而读书;第三,为解决困难,应付环境。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一本书了,《心安即是归处》在我原本已经平静的生活中荡起涟漪。季羡林有一本书叫《心安即是归处》,而读者出版社这次出版的这本书,收纳了史铁生、胡适、林徽因、傅斯年等25位名家的经典著作,也采用了《心安即是归处》这个名字,可见编者的心思。
儿时读书是读书,如今读书是读生活。
读书,要学会思考生命。史铁生在“扶轮问路”中提出:命,干嘛用的?单是为了活着?很多年前在课堂上学“我与地坛”,其实我并读不懂史铁生,如今随着莫言、余华等大家火爆网络,我对史铁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命运待史铁生不算好,他不认输,还可以多次走出去,还可以爬上山。他曾经说,能活下来站起来,全靠友谊。这个友谊是医院,也是友情。生命的长度不可控制,可是宽度却可以随意,如果大家能像史铁生一样乐观面对生活,就已经拓宽了宽度。
读书,要思考生活。在“何处是归程”中,沙侣的婚姻生活不幸福,有了孩子以后更甚。结婚也不好,不结婚也不好,歧路纷出,何处是归程。我并非独身主义者,也一直渴望婚姻,可是随着年纪的增大,我越来越恐婚。最近电视剧《玫瑰的故事》引起众多未婚女性对婚姻的热议。绚烂如玫瑰,都会被婚姻pua,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林徽因说,理论和实践似乎永远不发生关系。就像林徽因,后人提起她,总会提及那段风流韵事,却很少有人提到她在建筑层面的成就。只有读书,才会更深刻地了解她。
读书,要学会培养爱好。汪曾祺在“书画自娱”中提到,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正如傅斯年提倡发现美感。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被流量裹挟着往前走,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过半小时不看手机,手机已经偷走了我们大部分的娱乐时间。网上到处都在倡导远离手机,静下心来学习,可是又有谁真的能静下心来学习呢?
罗曼·罗兰在他的《米开朗基罗传》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也是他对人类的一种鼓励和赞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认为普通人读书最大的益处,就是帮助我们认清我们是普通人的事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需要在书里汲取营养,去思考生活,去思考生命,去培养爱好。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只要记住,我们能通过努力让自己活成普通人,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编者说,《心安即是归处》是23位名家写给后来者的人生之书,这句话没有一丝掺假,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真的需要更多这样的人生之书!
静下心来读一读《心安即是归处》,岁月不问来时,心安便是归处。生活大致平静,心中总有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