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着雨夹雪的城市,路上的汽车飞快着溅起一阵阵水雾,赶着回家。路灯和大楼的霓虹融合在车窗的雨滴里,时而变幻着颜色,时而透着丝丝微光。想起几年前有人问我“你希望被人记住什么?”,我笑着说曾经帮助过一些人吧。从七八年前做各类组织的志愿者,到成为拆书家,有一股力量牵引着我,和心有戚戚焉的组织相遇,PMI志愿者、北极星志愿者导师、拆书家、公益阅读推广......贡献出业余时间,希望影响更多的人,一起变得更好。有时候也会疑惑,是否是做事的惯性让自己停不下来,是否还记得出发的理由,需要清晰的判断是否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个假期让飞逝的时光暂停下来,可以重新思考做事的意义,发现可以突破的盲区,来汲取新的前进力量。回到家,我关掉手机打开电脑,从这次共读开始写吧。
今年1月份,我和几个从事公益组织运营的伙伴相约共读彼得.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因为在各自的实践中存在不少困惑,需要重新校核前行的目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来启发实际工作,拓宽思路的同时找到问题的方案,就像开车需要适时的比对地图导航,来保证前面的道路不偏航。德鲁克先生一生写了39本书,涵盖了管理、社会、政府和社群等领域,1990年出版了这本书。作为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开创性著作,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一种正在崛起的社会力量,它和政府、企业并列为人类社会的三种组织形态,是维护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中坚力量。这次,我们先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的推荐序以及前言开始阅读。
这本书写于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的时期。看一个数据,当时美国每两个成年人就有一个作为志愿者服务于非营利部门,每周至少为其工作3小时,非营利组织成了国内最大的雇主,到了1998年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有200万个,是美国前三位的大行业,创造的GDP和就业岗位都超过10%。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力量相对弱小很多,2015年66万家社会组织全年累计收入为2929亿元,占当年GDP的0.43%。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阅读《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帮助运营者掌握“非营利”特有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促进组织的更好发展。
德鲁克认为在一个功能正常的社会里,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缺一不可,它们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企业和非盈利机构可以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调配着社会资源。政府需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他认为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填补了传统国家和家庭之间的断层,让现代社会的各种功能完备起来。他把具备和应用专门知识从事生产工作,为社会创造有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人群,称之为“知识工作者”
在一个由多元的组织构成的社会中,使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负责任地、独立自治地、高绩效地运作,是自由和尊严的唯一保障。——彼得.德鲁克
首先一起来理解“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从字面上看,非营利的“营”是谋求的意思。非营利组织对应的就是营利组织,比如公司或者企业,追求利润和资金回报是它们存在的基础,有的取得了较多利润即“盈利”。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目的不是获取利润,而是提供政府和企业没有的产品和服务,最终的结果是否“赢利”否者“赔掉利润”,可能会影响具体的项目绩效,但不影响它的非营利组织属性。从运营上看,因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损益”,成果也很难考核,所以非营利组织有自己的领导和管理理论。在过去,非营利组织的称谓还有“第三部门”、“民营部门”以及因为大量和企业、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而被称之为“社会企业”。它们用特有的方式解决着社会问题、提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环境。
非营利组织是人类改造机构,承载着社会的传统和价值观,其产品是“经过改变的人类”——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他提炼出“经过改变的人类”这一定义,高度概括了非营利组织的产出属性,是对非营利组织成果的褒扬。在公司管理中,人们的关注点是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以及建立合理的制度流程、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管理中,人的发展很重要,但是更多是为公司盈利服务的,因为公司的产出是一个个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优秀的员工。非营利组织具有天然的组织使命感,它可以产出有学习能力的成人,经过改变的期待亲子沟通的妈妈,心理康复的职场人,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也可以是一个被变好的人生。它反映了人类的美德和创造力,揭示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利他为先、助人达己、自尊自重、以人为本。也因为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不同的产出和使命,使得营利组织的管理工具不能照搬到非营利组织中去,比如对成果的绩效考核,对组织人员的激励方式,对项目运营的策略制定等等。
在我参加的非营利组织中,有的是政府注册的NGO,它们有着多年探索积累下来的运营经验,有着较为成熟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市场上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较稳定的项目线和产品线,比如北极星青年、杉树计划。也有的是专业机构下属的志愿者组织,他们把志愿者文化作为组织建立和成长的基石,从建立核心知识体系,到举办维护运营活动。比如PMI志愿者团队,志愿者们会协同专业文件的翻译,组织日常的社区活动以及年度的PMI 中国大会。有的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有着明确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非营利组织,比如赵周老师发起的青年学习的自组织拆书帮,培养以促进自己成长和帮助他人成长为使命的拆书家,通过个人学习的便签法、组织学习的拆书课和每个城市的拆书帮分舵社群来来解决成人学习问题,提升学习力,来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发现,投入到非营利组织中来,会慢慢成为工作、生活以外的“第三部分”,不可或缺。在这里,我们更加理解了什么是“气味相投”,什么是“患难与共”,什么是“天命所在”。
非营利组织就是人们的社区,赋予并增强了个人履行公民义务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它还可能演化为各种新型的社群,就像拆书帮、行动派、VTC、Ufield。在社群里,一群价值观契合的人维持着特定的关系纽带,有着共同的愿景去努力。在职场外,他们还保留着一份共同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这个角度看非营利组织的属性,它回应了世界的真实需要,这种回应和企业、政府的回应相辅相成,构建了人类生存的意义。
德鲁克在前言中,提到了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挑战。德鲁克发现当时的年轻人捐赠的金额少于他们的父辈,于是提到捐赠者和奉献者的概念。捐赠是非营利组织运营的保证,是必需有的。但是如果捐赠者没有理解到自己的使命,没有看到捐赠带来的效益,就会降低意愿度。所以让人们更多的参与到非营利组织中来,成为运营的一份子,成为奉献者,就可以切身体会到工作的价值,从而提升捐赠以及带动身边人参与的可能性。
如今的非营利组织面临巨大而且不同以往的挑战。首先,挑战来自如何使捐赠者转变为奉献者,让他们能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或是他们应该想要看到的形象: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市民,一个守望相助的好邻居。其次,非营利组织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来自于实现社区的共同目标,绝大多数的美国人远离家乡,为非营利组织无偿工作可以给人们提供社区的归属感、发展目标和方向。“因为在这里我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在这里我总是在奉献自己,我感到自己是这个社区的一员。”——彼得.德鲁克
第二个挑战,是非营利组织如何进行自我变革,更加贴近于社区(社群)的形态,去满足人们和组织发展的需要。最近看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专业案例介绍,基金会用自己的改革实践证明了去行政化是政府办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方向,结合市场化的项目运转可以大大提升组织效率。比如品牌化效应的“母婴平安120项目”,“善行者”项目等,取得高效成果的同时大大扩大了基金的影响力,基金会的年捐赠额从之前的不足2000万上升到2016年左右的4亿-6亿。
这本书要试着回答的就是上述挑战,如何去应对,如何去管理。让更多的人投身非营利组织中,让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让每个人的潜能尽力释放,让组织绩效看得见可衡量,让组织激励鼓舞人心。期待接下来的共读,能带来更多的启发。
也希望能带给正在阅读的你一点点思考。你参加过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吗?如果还没有,欢迎留言并找到所在城市的非营利组织,去做一次志愿者,去参加一次读书会,去帮助一个人吧。如果你已经参加过或者已经是组织的运营成员了,那么欢迎留言你对组织的困惑和建议。
1、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人类改造机构,承载着社会的传统和价值观。你认同这个观点吗?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
2、.德鲁克认为“人是不应该有权力的,人可以拥有的只是授权,在某一阶段,某一事情上,因为所拥有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被授权”,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你运用的组织权力有哪些?这些权利对应的责任有哪些?这些责任有哪些绩效成果可以体现?
“不要告诉我你跟我有过一次精彩的会面,告诉我你下周一打算有哪些不同”。—— 彼得.德鲁克
欢迎互动反馈,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