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本身是一本几年前的书了,这次是第二次读,但是非常认真的做了一些读书笔记,如下。
有人评价这本书很浅,但个人认为商业模式的事情,其实写得易懂才是功力所在。本书好在结构化非常清晰,在最后整理笔记的时候,实际上又把书翻了一遍。目录部分是近年来看到的非虚构书籍中组织较好的,过两天重新打开看看,完全起到了重点提示的作用,从这点上说,这本书是一本工具书。
当然,本书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独孤九剑虽然叫起来很响亮,但其实无法遮掩全书在结构上的一个弱点,就是过于零散,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造成一本书读下来,都是散的点。所以才更需要仔细的去做读书笔记。当然也可以理解作者,互联网的商业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与其说是有一条清晰的思想脉络,还不如说是大家各自误打误撞,然后适者生存。这其实很像真实世界的进化过程,在观察到这些进化行为后,再由一个人来进行一些总结。所以在进化不断进行的过程中,想要提纲挈领的提出整套体系,未免强人所难。
最后,本书所提出的9个思维,22个法则,应该是作者对于商业世界观察并思考后的心血之作,然而一个明显的缺块,即所有的思维以及对于传统企业转型的建议,甚至所有的案例都是to C世界,对于我所在的to B世界,还是隔了一层。比如用户思维,比如流量思维,对于to B公司如何落地,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互联网思维的定义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 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信息化是企业内部行为,比如内部使用OA进行协同办公,或者安装了ERP、CRM等管理软件。而互联网化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人”的作用。这里的“人”既包括企业内部员工也包括企业外部的用户,即消费者、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
传统企业触网的4个阶段
1.传播层面:网络营销
2..渠道层面:电子商务
电商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种全渠道电商,既有电子商务固有的优势,如丰富的产品、搜索、比价、社群互动、顾客评价等,也有线下门店的优势,如体验、面对面的咨询沟通、更佳的环境氛围等
3. 供应链层面:C2B
C2B模式的支撑体系主要是三个方面: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社会化供应链
4.价值链层面:互联网思维重构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必须要迈过的三道坎儿
1.企业家的互联网思维切换
2. 组织的互联网思维变革
3.业务的互联网思维重构
用户思维
对经营理念和消费者的理解 ,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话语权日益增大,并且影响着企业各环节的决策 。 企业经营,要真的以用户为中心,商业价值一定要建立在用户价值之上
法则1——得“屌丝”者得天下 “屌丝”是一种长尾经济 “屌丝”不单指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态 互联网让“小众”变成“长尾
法则2——兜售参与感 C2B模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创新中 粉丝经济:让用户参与到品牌建设中 真正的参与感是塑造友爱的互动
法则3——用户体验至上 用户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 用户体验是最强的ROI和最重要的KPI 用户体验设计 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用户感受到了什么
简约思维
指对品牌和产品规划的理解
指的是对产业边界、创新的理解
法则3——用户体验至上
产品方案化:不再是基于原材料和技术设计产品系列与品项管理,而是基于目标消费者种群和特定需求组合解决方案
渠道物流化:不再是依赖经销商做产品推广,而是依赖终端拉动、经销商物流管理精细化,将渠道升级成为“最后一公里物流”。将渠道物流效率升级为消费价值体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终端体验化:终端不再是提供货架(信息集散地),而是成为打造体验价值的线下平台,一方面完成互联网无法承载的体验效能,另一方面创造体验情感价值和溢价。终端的体验本身就是产品解决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消费社区化:利用互联网“人以群分”的自然淘洗特性,进行细分人群精准定位,进行互动,形成联系,打造社区,让消费者在线上、线下生活消费在一起。
用户体验前置,说白了就是让用户能够感受到。产品包装设计得再花哨、技术指标再好,如果没有让用户感受到你这种变化,也就构不成用户体验的变化。
三个要素:
看起来简洁
一句话“一目了然”,一看便知所有的内容
用起来简化
一句话“一键到底”,用起来不需要忙于记住操作的循序、功能的位置,一键直达需要的功能,找到想要的界面。
说起来简单
一句老的广告语“一传十、十传百”,现在广告传播、品牌传播已经不再吃香。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能够快速被客户看到价值,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进而传播。
法则4——专注,少即是多
在“无限的信息”中攫取“有限的注意力”,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必须能够“一击即中”
在每一个细分需求点上,给消费者一个选择就好,不要冗余地提供诉求点不清晰的产品。
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
法则5——简洁即美
奥卡姆剃刀原理,告诫人们“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在产品设计方面,如何做减法?包括两个方面:外在部分,外观要足够简洁;内在部分,操作流程要足够简化。
消费者的五大思考模式特性
特性一:消费者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
特性二:消费者喜欢简单,讨厌复杂
特性三:消费者缺乏安全感。由于缺乏安全感,消费者会买跟别人一样的东西,免除花冤枉钱或被朋友批评的危险
特性四: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不会轻易改变
特性五:消费者的想法容易失去焦点
极致思维
指对产品和服务体验的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法则6——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做到这点有4个关键点
需求抓得准
痛点:用户需求必须是刚需,用户存在问题,苦恼无处解决,这些痛就是其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痒点: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有别扭的地方,既乏力又欲罢不能,需要有人帮助挠痒痒。
兴奋点:给用户带来“wow”效应的刺激,产生兴奋点。
自己逼得狠
管理盯得紧
敢于毁三观
法则7——服务即营销
超越期待
同理心
人人都是服务员
迭代思维
指对创新流程的理解,迭代思维的本质,是要及时乃至实时地把握用户需求,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动态的产品调整
一个是“微”,小处着眼,微创新;
一个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联网产品能够做到迭代主要有两个原因
1.产品供应到消费的环节非常短
2.消费者意见的反馈成本非常低
法则8——小处着眼,微创新
1.一定要以用户思维为前提
2.从细微的需求出发
3.做出“最小可行性产品
4.不一定是一炮而红
法则9——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怎样做到快速迭代
基于用户反馈
管理创新保障效率,扁平化管理
流量思维
指对业务运营的理解,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 免费往往是获取流量的首要策略。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要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流量的本质是用户关注度
法则10——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
在别人收费的地方免费
羊毛出在狗身上
零利润也是免费
+- 四种免费模式
交叉补贴——如运营商的手机
三方付费——广告商付费,观众免费
免费加付费——一部分免费,一部分付费
纯免费——公益捐赠
免费的两个原则
虽然免费,产品本身质量要过关
免费其实是最昂贵的
(1)规模:免费模式如果能做到交叉补贴,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规模,没有足够的规模,就无法接纳足够的付费人群维系运营。
(2)优质:免费的服务不等于低质量服务,实际上还应该是比过去付费服务更优的服务
(3)资金:为了达到你的交叉补贴梦想,你不得不在前期投入足够多的资金进行规模推广,否则你的免费会变成速死
法则11——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量变产生质变
社会化思维
指对传播链和关系链的理解,在社会化商业时代,用户以网的形式存在。 利用社会化媒体,可以重塑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沟通关系。 利用社会化网络,可以重塑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
法则12——社会化媒体,重塑企业和用户沟通关系
社会化媒体的本质是人人都是自媒体
社会化的核心是关系链条
法则13——社会化网络,重塑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
大数据思维
对企业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大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挖掘与分析成了企业的关键竞争力乃至核心竞争力。大数据思维同样贯穿在企业经营的整个价值链条。大数据核心不在大,而在于数据挖掘和预测
法则14——数据资产成为核心竞争
大数据的定义
体量够大
价值密度低
类型够多
数据时效性
传统企业应该如何行动才能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红利呢?
第一,一切生产经营流程都需要数据化
第二,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
第三,培养数据挖掘和分析团队。
第四,建立开放性的数据共享制度
第五,战略性的数据资源储备
法则15——大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大,而是在于挖掘能力
全部数据而不是样本
效率而不是精确度
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
法则16——大数据驱动运营管理
以数据驱动公司
大数据服务从个性化到人性化
平台思维
指对商业模式、组织形态的理解
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 平台战略的精髓,就是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善用现有平台。 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平台。
传统企业的驱动力就是美国的企业史学者钱德勒所说的,就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是什么?就是做到最大。范围经济是什么呢?就是做到最广
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不是这个驱动力,它的驱动力就是平台“平台”是指在平等的基础上,由多主体共建的、资源共享、能够实现共赢的、开放的一种商业生态系统。
法则17——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
平台生态圈正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实物状态向虚拟状态演进。但不变的是,所有的平台生态圈都是建立在“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的多方需求”的基础之上
如何构建自己的平台生态圈
找到价值点,实现立足
.建立核心优势,扩展平台
衍生更多服务,构建生态圈
平台战略升级,巩固生态圈
法则18——善用现有平台 平台与否,顺势而为,传统企转型慎重选择平台
所有的平台企业一开始都是从满足一个点的需求出发的,先解决一部分人的需求,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成为这个领域最好的公司
法则19——把企业打造成员工的平台
未来的组织形态:“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
小前端: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做决策
大平台:功能强大提供足够的支撑
富生态:各种各样的第三方提供支撑
组织设计:从金字塔走向扁平化
管理方式:每个人是自己的CEO
决策体系:让一线成为引擎
利益机制:肯定人的价值
考核方式:告别传统KPI
企业文化:创新驱动的人本主义
跨界思维
指的是对产业边界、创新的理解, 互联网企业的跨界颠覆,本质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 寻找低效点,打破利益分配格局。 携“用户”以令诸侯,敢于自我颠覆、主动跨界
跨界者划分为三种来源
垂直整合,是指整合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向产品生产的上一步整合是后向整合,下一步是前向整合。
水平扩展,先是水平合并,相似业务的收购、并购;接着是类似可替代业务的开展,例如从PC搜索到移动搜索,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最终是位于生产过程同一层级的业务的整合。
毫无预警的颠覆
法则20——寻找低效点,打破利益分配格局 互联网的跨界颠覆,本质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
商业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环节: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传递价值可以解构为三个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从低效点出发,寻找跨界的入口
打破现有利益分配格局,把握跨界制胜的命门
法则21——挟“用户”以令诸侯
互联网企业玩跨界,无论是水平扩展还是垂直整合,均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用户数据是跨界制胜的重要资产
用户体验是跨界制胜的关键
法则22——敢于自我颠覆,主动跨界
自我变革是企业持续领先的根本动因
互联网思维在这个“价值环”中如何分布呢?
1.战略层
主要命题:怎样明确产业定位?怎样制定战略?怎样设计商业模式?
典型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
2.业务层
(1)后端:产品研发及供应链。
主要命题:怎样做业务规划?怎样做品牌定位和产品设计?
典型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
(2)前端:品牌及产品营销。
主要命题:怎样做品牌传播和业务经营?怎样做商业决策?
典型思维:用户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
3.组织层
主要命题:怎样设计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怎样建设组织文化?怎样设计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