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到世界知名的国际化大城市,深圳的崛起堪称奇迹。
现在,走在深圳的大街上,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派繁华盛景,实在难以想象三十年前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如何的贫瘠。
在深圳,仰起头来,常常可以见到大城市少有的蓝天白云,我们自豪地称之为“深圳蓝”。伴随着“深圳蓝”映入眼帘的,往往是高楼一角,带着现代化建筑特有的冷冷的色调,沉静又尖锐地指向天空。
深圳不乏知名地标性建筑,曾经位列世界十大建筑之一的地王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著称的国贸大厦,曾经的第一高楼京基100和如今的第一高楼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见证着深圳的发展和辉煌。
经济发展了,文化建设自然也要跟上,于是各种美术馆、体育馆、创意园也应运而生。
深圳是一座新兴的城市。
这意味着,它的发展没有太多历史的桎梏,它可以更勇敢地去追求创新与前卫。
确实,现代,创新,前卫,几个词深深地镌在深圳的发展与文化里,也深深地刻在了这个城市的建筑里。
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当你在福田的莲花山顶眺望,这座城市的CBD中心区尽收眼底时;当你坐在行驶的车上,看深南大道一路繁华的夜景时;当你坐在高高的写字楼的办公室,从落地玻璃窗望出去时。
偶尔,我也会为这样的所谓前卫又现代的艺术之美感到心动,在某一个瞬间,在某一个画面。
但我毕竟不是一个懂得艺术的人,我也不能长久而深刻地领会这种美。
繁华尽处是荒芜。
走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我常常感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和寂寞,愈是繁华,愈是荒凉。
深圳的建筑,大都朝着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向靠拢,我不懂建筑美学,所以我不懂首都的鸟巢和水立方那样的美,我也不懂深圳这一栋栋高高的冷冷的突兀的尖锐的要么很多的玻璃要么很多的钢结构的建筑到底有多么前卫多么艺术。
我只知道,最高的楼,也不过是一座楼,一样要租给企业做办公场所,在里面工作的人,并没有因为在最高的楼里面工作而升职加薪。
我只知道,深圳图书馆那明亮的现代的玻璃幕墙,使得不堪暴晒的读者们不得不“撑伞读书”,甚至一度登上热门话题榜。
我只知道,深圳机场新航站楼那可以媲美未来科幻片的室内装修,简直能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毛骨悚然。
我只知道,新开通的深圳7号线地铁,大多数地铁站的扶梯只上不下,甚至有的几乎有五层楼高,让老人、小孩和带行李的人只能望着又长又陡的楼梯徒呼奈何。
我只知道,深圳的建筑总是在不断地更新,三年时间,再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你可能已经找不到过往的痕迹。
城市,始终是人生活的地方。
城市的建筑,再寻求个性,再追求创新,终究还是要以人为本。
人与城市都一样,需要未来,也需要过往与当下。
有过往可以怀念,才有信念和底气去迎接未来。
有当下可以珍惜,才有更好的心态去拥抱未来。
深圳的建筑,迷失在现代与前卫里,一路向前向上向未来,却忘了回头,留存一份过往的时光印记,也忘了低头,注视此刻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
前卫与现代的建筑,终究只适合欣赏,不适合生活。
愿深圳,莫为浮华误人间。
(本文图片来源:第一张图片为自行拍摄,其他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欲知征文详情,请点击:建筑圈 X 城市专题征文 | 路过不同的城市,遇见不一样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