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个真实的自我
父母首先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
如果父母想进入一种纯粹的状态,做到同孩子心心相印,就必须抛弃优越的自负感。如果我们始终顶着自负的光环,就永远无法实现觉醒,自然也就无法吸引孩子的心灵。
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张、期望、权威与控制,父母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整信心,在每一个当下与他们和谐相伴。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规划图,他们早早的就开始接触最本质的自我,开始体会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
我们没有意识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后代对他们的精神其实是一种桎梏。
父母首先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那才是他们人格精神的真实反映。
要想发现孩子的本真,首先寻找真实的自己。
传统的父母之道是直线型、分等级的。父母居高临下的掌控一切。
父母常常忽略来自孩子的邀请措施,错失塑造自己的机会,也失去了成为孩子精神伙伴的机会。
孩子可以促使我们提升,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感受;理解了这一层,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
让自己成为一个最清醒的活在当下的个体,是为人父母的核心,因为孩子不需要我们主张和期望,也不需要我的权利和控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整信心,在每一个当下与孩子和谐相伴。
当我们鼓起勇气抛弃由上而下的控制欲望,进而步入一种回环式的长幼互动,就会发现自己不再受到冲突的羁绊,也不再为权力而争扎。于是长幼间的互动成为了一种超越的体验,这种体验中充满了灵魂的交流。我们会发现,找到一个精神伙伴是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一旦将自己投入一种完整的、觉醒的长幼关系之中,我们将会脱离物质世界的羁绊并获得提升,进入到一种庄严深沉的心灵互动当中。
第2章 生儿育女的精神起源
在成为一个更合格,更有效率的家长的过程中,孩子就是我们的同盟,他们会反复映照出我们各种各样的不觉醒,为我们提供一个又一个走向觉醒的机会。
我们的孩子理应拥有一对觉醒的父母。作为父母,我们也应当接受他们的影响,实现自身的转型,而不仅仅是力图对他们施加影响、转变他们。
童年的记忆会不断重现,进入我们当下的生活,然后作用在孩子身上。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有意识的医治过去的创伤。
孩子还会映照出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他们就好像领路人一般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在召唤着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觉醒,那就会用完全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带给我们的机遇:它能促使我们学习与成长,变成他们真正需要的那种父母。别忙着对他们做出反应,先解释自己,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出反应,只有通过这样的探问,我们才能打开内心的空间,为觉醒做好准备。
我们需要某些关系亲密的人,像镜子一样展示我们过往的伤害。正是基于此,孩子能够为我们铺就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
如果我们自己的心灵都不能实现自由,又怎么能在现实世界里为孩子提供引导和呵护,并坚决地为他们消灭一切形式的精神桎梏呢?我们不觉醒的程度也会在相似的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生活。因此,解放自己,摆脱不觉醒,就成了走向开明的关键一步。
觉醒的父母不会向外部的世界寻求答案,他们所关注的是自己同孩子的关系本身,而且有信心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找到答案。
只有家长主动开发自己的觉醒意识,孩子才能在互动中发生转变。
觉醒的教养方法不可能是一个家庭在一夜之间改天换地。
在父母觉醒的过程中,“活在每一个当下”恰恰是至为关键之处。一个个觉醒的片刻,累积起来,一种更加开明觉醒的家庭互动关系也就由此建立。于是,众多家庭的基础环境将实现根本的转变。
一旦我们的教养方法与觉醒结成同盟,具体落实的细节就不再是问题了。聪明的父母会随时随地小心经营,他们懂得家庭气氛的一点点改变,都会为整个家庭的决心增添力量。
身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最隆重的礼物就是理解他们的能力,真正的看清楚孩子的人格,是独立于我们的。反过来说,我们最大的愚蠢就是不能恰如其分的尊重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天性。
要想觉醒的教养孩子,在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敏锐地观察自身的行为。一旦认清了自己深层的精神世界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教养活动和长幼关系的,我们就开始认识自己的不觉醒和情感的印记了。
一个觉醒的家长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富有觉悟的教养儿女,即使一辈子的修行,也是每一天的功课,更是敏锐的察觉自己深层的不觉醒的过程。觉醒和不觉醒不是二元对立的,不觉醒为觉醒提供了生长的平台。觉醒的生活是一个不断行进的过程,没有人是彻底觉醒的,我们不断去进步,去处于不断接近觉醒的状态。
第3章 孩子无需事事真的认同
我们需要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放弃“应该怎样”的想法,努力重塑自己,以适应孩子的需求。
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与接纳自己的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尊重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自己的程度。
认同与不认同都是控制欲的延伸和触角。
不论我们的孩子是婴幼儿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都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我们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孩子需要知道:他们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足以赢得我们全身心的关注。孩子理应体验:他们降临世间这件事本身就足以为他们赢得瞩目与欣赏。
要想接纳孩子的最本真状态,我们就需要放弃那种“应该怎样”的想法。
当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自己进入了死寂状态,我们就有机会同孩子的精神一到获得重生。要想获得这个结果,我们就要放弃满腹狐疑的家长心态,孩子会为我们指引方向,变成我们的精神导师。
接纳绝对不是被动行为,而是一个主动、热情,充满活力的过程。
当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撕开了我们过去的伤口,对我们某种自负的情感产生了威胁。我们必须准确的发现自己不能接纳孩子的原因,否则,我们或将试图去塑造他们、控制他们、支配他们或将听任自己为他们所支配。
当我们随时随刻接纳孩子的本真实,就会得到一种释然的感觉,内心也会变得宽阔。当我们不再追求控制欲的满足时,就会同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如果我们从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从自己的想象出发,就能够帮助孩子塑造起同他们的本质相协调、相适应的人格。
第4章 对自负感发起冲击
父母只有推翻自负感,允许自己的本真浮出水面,才能解放孩子,让他们的真实自我蓬勃壮大。
如果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与不完美,孩子也会坦然接受自身的一切,从容的做真实的自己。
孩子将会引领父母走出自负感,拓展真实的自我,充分享受当下的生命,最终进入觉醒的境界。
自负感是一种盲目的情绪,是我们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观照,也就是我们脑海中的自己,我们的情感特征、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举止都植根于自我形象之中。
生活在自负的状态中,我们将无法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也就看不到他们的本质。只要自负感的住时不受触碰,我们就无法真实的生活。
如果我们带着自负感教养孩子,就说明我们相当然的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正确的。结果,我们将会驱使孩子进入我们的世界,导致他们错失机会而无法进入自己的世界。悲哀的是,当孩子在我们的专断下就范,听从我们的说教时,我们却感到自己是最尽责的。
当我们从自负感而不是从生命本质出发,就无法联络到孩子的真实内心。他们一边成长,一边远离自己的本质,对于自己关联的一切事物都变得不再信任。
我们需要推翻自负感,允许自己的本真浮出水面,继而解放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真实自我也能蓬勃壮大。当我们把孩子当成同一旅程中的旅伴时,他们对我们的改变将于我们对他们的改变一样巨大。
如果我们的感情生活、工作、房子、车子以及其他身外之物,变成了我们幸福的基础,那我们就成了自负感的奴隶;如果他们的存在是服务于我们正当的目的,那他们就成了我们是自我的延伸。
自负感几种普遍的表现形式:
①形象的自负感
②完美主义的自负感:凡事都期望童话般的完美结局,其代价也许是损害亲人的幸福。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应该是完美无暇,而是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应当坦然接受现实,包括我们的错误行为。如果我们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完美,就等于为孩子做了件好事,向他们透露出宽容的信息。
③身份的自负感:在交流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时刻尊重、赞赏孩子,就是叫他们去尊重、赞赏他们自己。另一方面说,如果我们力图转变孩子当前的状态,改变他们的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要求,就相当于向他们传递了一条信息:做真实的自己还不够。结果,我们的孩子将会采用一套新的人格面具,逐渐脱离本真的自我。身为父母,放弃我们对孩子的设想,放弃替孩子书写未来的欲望,仅仅对眼前最真实的孩子作出反应。
④规范的自负感
⑤渴望控制的自负感
同孩子一起成长,发现彼此的不觉醒,从而共同受益、共同进步;同时一起克服自负感,进入更真实、更纯粹的状态。
第5章 孩子“带我们长大”了吗?
父母应当把孩子在自己心中触发的反应视为精神成长的机会。
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体验自己的真情实感,她们就会迅速获得释放。
如果父母放下抵触情绪与主观臆测,平和客观的看待孩子的行为,就不会遭受负面情绪的困扰。
如果孩子发现我们勤于创造自省的机会,随时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他们也将学着勇于面对错误,并且有能力纠正错误、逾越障碍。
保持觉醒的状态,意味着我们在面对现实时要清楚的了解他的固有状态。我们因势利导,清醒地做出选择,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我们要依从他们的本性,而不是一味让他们一从我们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接纳孩子固有的本真。
接受现实而不是抗拒,它就成了我们实现转变的第一步。对真实的生活做出回应,确实是我们学到的最为重要的一课。
一个觉醒的人,不仅有能力容忍情绪的波澜,还能接纳这些情绪——所有的情绪。
但我们不知道如何尊重、欣赏自己的感觉时,也就不会尊重、欣赏孩子的感觉。
平静的见证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我们就能学会接受它们的本来面目,允许他们在体内潮起潮落,而不会做出消极的反应。
一旦学会了从自己的情绪共处,他们就不会再让我们手无足措。
如果我们不给自己的痛苦添加抵触和抗拒,而是坦然处之,那么痛苦就会转化为智慧。
一旦我们学会了接受自己的全部感情,就可以与生活共舞。这意味着我们明白了,生活不总是按照计划进行,而有它自己的规律。真实的感受一切情感,才是生活与成长之道。
一旦孩子了解到痛苦,是生命中自然固有的一部分,就不会如此惧怕她,只会坦然承认:“我正在痛苦中。”无需诉诸理论,无需判断,无需抵触,他们只需面对她。趁孩子年轻时,我们就要教会他们淡然面对痛苦。无需逻辑、殷勤鼓舞抑或任何拔苗助长的手段,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如果痛苦持续的较久,我们也应该将其视为生活中的必然遭遇,无需大惊小怪。说到底,我们不该奢望孩子顶着痛苦而变得“快乐”,相反,我们应该问他们精力与表现真实。
觉醒的父母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不觉醒,使他们最终成为医治心病的良方。
我们的孩子并不打算刺激我们,他们只是表现出了真实的自我。然而,我们有责任检查自己的不觉醒,从而阻断这种消极反应。我们之所以会进入盲目的不醒状态,因为我们没有控制好情绪,于是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是也变得像个孩子。
自负感作祟的第一个诱因是:我们用主观、抵触的心理去解读一件事。
只有在面对现实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开放、坦然的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状况。一旦冲破了沉闷的主观判断,我们就能够就事论事的判断事物,而不再依靠不觉醒的臆测。
当我们允许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抱有各自的情绪,而且能做到同他人的情绪和平共处,也就实现了对情感、情绪的接纳。
要想使长幼关系永保新鲜,认清自己何时焦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焦虑,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焦虑是一种无可回避的自然的情绪,与其把它看作是需要加以控制的东西,还不如把它作为一项自然属性予以接受,并且安静的观察。如果我们不学着观察它,就会承受不住内心的负荷,继而盲目应对起来。
如果我们抱有抵触的、不觉醒的状态,那谁也成不了赢家。我们的不少痛苦都是“自找”的,除非我们打破自己消极解读的心理,否则将一次又一次的陷入负面情绪之中。
第6章 生活的智慧
当我们为他人服务的时候,其实也是服务于自己的内心。我们给予他人最好的馈赠,就是进入自己的内心,让她充实饱满。
我们既不会在生活出现挑战时挣扎抗拒,也不会在生活善待我们时过分贪恋,相反,我们会把黑暗与光明的遭际都看作是通向觉醒的机遇。
生活的本质是有智慧的。生活是一位智慧的导师,他乐于向我们展示更高层次的自我,还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养之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我们同自己所处的生活共同创造了属于我们的现实。我们不是被动的接受生活,而是在互动中接受生活的经历。
至于我们的孩子,他们的行为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我们释放出的能量的回馈。这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的反应享有相当的主动权。
生活是要去体验的,而不是用来战斗和逃避的,更不允许我们三心二意。
尽管我们有意改变未来,但若想觉醒的生活,就得随着生活的展开去体验当下,而不是总想着改变的。
把握好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当下一次经历到来的时候,我们就有能力提升他的质量。
当我们接纳生活,必将它当作智慧导师的时候,我们就敢于把自己完全托付给他,而不是评判、裁决、分析。
当我们的孩子也学会不着痕迹的体验自己的经历,他们就能顺其自然的生活。他们享受着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完全的活在当下,接受生活的馈赠。
我坦诚自己的情绪,不予之抗拒,不被情绪牵着走。相反,我坦然接受自己所有的感觉和情绪。一旦这样做了,我发觉自己进入了一种全盘接纳与包容的状态。我避免把他们归类为“好事”或“坏事”,也避免把当前的精力与过去的经验纠缠在一起,更不会把当下带入未来。关键在于不要让现实在我们的意愿面前遭到扭曲。
我们越是减少对他们的监督查问,就越是等于在向他们表达:爸爸妈妈完全相信你们照顾自己的能力。而且,如果他们需要帮助,自己也会提出来。
一旦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他们就会获得激励,焕发出巨大的力量。他们感到自己是值得信赖的,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他们自然而然会好好表现,不辜负我们的信任。
生活的变幻无常,并不是人们偏执妄想的原因。相反,我们应该接受现实中的每一刻,并且乐在其中。接受现实并不等于做一个逆来顺受、无所作为的失败者,而是应该充满活力的接受生活的本质,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眼前的一切事物抱有觉醒的态度,然后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
我们虽然不得不屈从于生活中那些难以预料,甚至是残酷的世界,但却有能力选择是否做一个受害者。
静心观察自己的想法与情绪是一件包含力量的事情。
通过观察自己想法与情绪的起落,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性的一面,从而做出客观的应对。说到底,现实是中性的,我们对它的解释是随心所欲的。
当我们把一切遭遇都看成是发展的机遇,那么“好”与“坏”就成了一个铜板的两面,共同构成了自我提升的动力。
当我们遭遇逆境或情感受挫时,正好也就有机会激发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新的意义与目标。我们最脆弱的时刻就变成了最具转变性的时刻。
学着把自己的经历当做是朋友,并相信这些经历会引领我们接近生命的真相。生活本身服用各种形态、色彩、类型的智慧,无需惧怕,也无需抵抗。学着心平气和的创造自己的生活,把生活看作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伙伴,而不是一个敌人或征服者。生活是我们的教师、向导、和精神伙伴,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揭示自己的不觉醒,梳理而不是躲避它们。
第7章 贯穿一生的挑战:幼年期与“可怕的两岁”
要想满足婴儿的要求,父母觉得将以往的所有经验与记忆放在一边,投入一个纯粹而又小的心灵世界。
父母必须允许孩子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必须让他们明白,言行举止不能没有限制。
抚育幼儿需要我们把自己内心的颤抖、创伤、痛苦暂时放在一边,全心关注孩子的需求。此时此刻,摆脱痛苦的办法就是穿越痛苦,我们只需允许痛苦存在,必尽最大努力与之共存。
觉醒的教养方法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他的关键之处在于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婴儿能把我们带入一种久违的生活节奏之中。孩子的发育要求我们抛开一切杂念,将过去,未来同眼前的一刻隔离开,仅仅关注当前的一刻。
由于婴儿的行为节奏和发育进程是缓慢的,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速度、强度、整个生活方式的节奏。
带孩子的婴儿阶段,我们将获得最佳的机会去学习和感受“活在当下每一刻”的强大力量。
同孩子在一起时,时间似乎是空洞而没有内容的,实际上却是充实富足的精神体验。
婴儿有能力把致富感很强的父母引入灵魂的深层状态,哪怕每次只有短短的一刻。
他们引导我们看到了灵魂之窗,唤起了我们的精神震荡。
孩子是否有能力独立于我们的怀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松开自己的双手,给他们自由。在长幼间的舞蹈中,我们如何在“放手”和“严守”之间取得平衡,决定着孩子能否在亲密依赖与独立自主之间取得平衡。
最初的共生状态打破后,孩子与父母之间出现了新的空间,双方变成了相互缠绕的独立个体,孩子的个体身份感开始蓬勃发展。
为了发现自我幼儿会遭遇许多障碍。然而,他们要面对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我们不现实的期望。
纪律的根本意义在于建立一种时刻不断的觉醒。
第8章 从主角变为配角:父母在孩子学龄期的精神拓展
父母需要对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信任与接纳,尊重他们的隐私与空间。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越灵活宽松,他们就越有可能同我们保持亲密关系。
当孩子经历迷茫与痛苦时,我们的任务就是陪伴他们,帮助他们缓解苦闷、坚定希望,但不干涉和修正他们的生活。
初中:“达到某种目标”对孩子形成的挑战
孩子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从属于我们了。他们在成长,为此需要更多的空间,这需要们少一些专断,多一些宽容和蔼。我们不能做那种大权独揽的家长,而应该成为孩子左右不离的伙伴。孩子需要我们牵着他们的手,不需要我们指路。
高中:无条件接纳的必要性
它们比从前更加需要我们,需要我们彻底的接纳。
为什么抵御控制欲是件重要的事?
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与空间,青春期的他们就会拒绝我们于千里之外。
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领地受到了侵犯,那即使面对我们的明智忠告也会出而闻。
如果他们听到的只是忠告,同时又得不到信任,那他们就不会再来征求我们的意见。
因此,务必要让孩子完全了解我们无意将自己的计划强加给他们,我们对他们的生活能力充满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坐在我们面前,平静地同我们交流。
如果说在某些年龄段,安全问题是首要因素,那么到了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同龄人的压力,以及一些潜在的自暴自弃的行为。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的生活横加干涉,如果我们那样做,他们自有对策,他们会编个瞎话哄骗我们,然后这样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接着,我们做伴会无所适从,甚至恼怒万分,我们越是干预,孩子就越不肯同我们说心里话。在孩子生命的这个阶段里,相信他们是父母必修的精神功课。
第9章 为人父母的迷乱
养育孩子意味着向一种新的步调妥协。
在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向生活的常态屈服。
开发自己的耐心是一项精神实践。面对转型期的孩子,我们这些父母面临着挑战,不得不放慢脚步,变的更有觉悟。
第10章 摆脱旧日创伤,做健全的父母
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都是在变相的呼喊与求助,因为他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表达自己的心声。
第11章 真实基础上的家庭
当我们缺乏保持真实自我的能力时,最常见的掩盖方法就是焦虑。
焦虑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控制欲。
担忧是我们畏惧“当下”的一副假面具。
唯有当我没发现担忧其实是恐惧当下的面具时,它才能被打破。一旦回到当下,回到现实,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凭着固有的智慧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任。
走向空虚静寂是我们最大的恐惧。
我们相信,生与死是一个线性序列的两端,恐惧由此而形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看法,将生与死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许我们就不会那么执着于“此生”了。这样一来,我们自负的状态就会有所松动,就能开始真实的自我。
觉醒的家长会坚定无疑地相信孩子的直觉,觉醒的生活意味着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意味着我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勇气,而不是某项活动本身的完美。要明白,唯有当下才是最紧要的时刻。要相信生活是一位很久的、明智的、欣然的老师。
要想生活在真实的状态中,我们就需要从内心的律动建立联系。
当我们从笃定的内心出发,一切活动就都成了内心深处动机的写照。
活在当下是觉醒的核心特征,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拥有一颗接纳与倾听的心。
外部世界滋养着内在世界,内在世界也反馈着外部世界。
等孩子独自进入大学,当他们面临压力、情感挣扎或财务危机的时候,唯有心灵才是他们内在的营养之源。要想让他们未雨绸缪,就需要给他们的精神以日复一日的滋养。
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觉醒意识。纵然每天只有片刻觉醒的机会,我们也能够借此影响孩子的命运。觉醒并非一件不成功就归零的事,我们保持觉醒的每一刻都包含着巨大的力量。较之昨天,我们同孩子建立联系的每一刻都意味着进步。
第12章 平凡的奇迹
孩子善于用身体精神心灵向真正的自我作出回应,父母有义务在精神上为他们提供自由。
父母应鼓励孩子倾听内心深处的呐喊,享受探索新知的乐趣,品味掌握技能的喜悦体验,勇敢冒险的滋味。
当孩子发现父母从不刻意追求什么,活得真实而纯粹时,他们也会发展出同样的心理素质。
孩子天生善于想象,他们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可以将一间空屋子变成一张梦幻的画,可以将最平凡的时刻化为最魔幻的瞬间。
我们之所以如此强烈的希望孩子获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渴求从他们身上获得一种被承认的感觉。
我们身边充满了焦虑的人,所有人都在匆匆忙忙的奔赴未来。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尽情品味当下的时光,从平凡中体会不平凡。
我们应该尽可能早的开始树立社会父母的觉醒意识。无论如何,走向觉醒的步伐越早启动越好,启动要比不启动好。
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应不遗余力地鼓励孩子去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热爱学习的过程,乐于冒险,即使遭遇失败,也要乐观自嘲。这样我们就能教会孩子怎样展示出他们真正的创造性潜能。不仅如此,他们也将教会我们如何释放自己的潜能。
孩子首先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而不是我们的金钱。
我们对孩子的最好帮助是鼓励他们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如果我们凡事都沉得住气,孩子就能学会处变不惊。
事实上,孩子需要经历一定的压力才能获得成长。当孩子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沉默以待;当她们为自己的缺点感到不安时,我们要允许他们承受痛苦;当他们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时,我们要跳出圈外……因为所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
教会孩子面对真实的生活,扣问内心的真实感受是至关重要的。
借助内心的力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很少会意识到自己限制了孩子的视野,因为我们会教他们在已经踏平的路上行走,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开辟道路。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是更有智慧的做法。唯有如此,他们的选择才能反映他们真实的内心。
我们让孩子拿的主意做的决定,应该同他们的年龄相适应,要让他们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做出明智的决定。
当孩子意识到幸福的源泉在于守住自己的本心和深深贴近父母的心,他们距离觉醒也就不远了。
享受生活就是欣赏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想象着他应该怎样。
第13章 放下那些伟大的期望
年幼的孩子需要充足的空间发掘与表达自身的志趣,父母的任务是愉快的回应他们,用眼神与微笑传递对他们的欣赏与尊重。
如果父母关注过程非结果,孩子就会响应自身的呼唤,抒发自身的渴望;他们不会为了成功而成功,而会努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如果父母不把自己的快乐之源建立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享有自己的空间,满足自己的需求,活出自己的生命轨迹。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冒险,并告诉他们,努力尝试的渴望比掌握某种技能更加重要,坦然面对自己的局限比执着于完美更加重要。
生活的真谛在于体验,别无其他。
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要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孩子完整的自我。
孩子的潜力一旦被激活,就会生发出无限的奋斗动力。
如果标杆树的太高,孩子当然会感到自己是个小矮人。
请不要让孩子去修补我们自身的缺陷,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将每一分钟都献给孩子。
孩子有能力自己开创一片天地,那是我们的想象力不曾达到的疆界。
不过,我们确实可以在下述几个方面为孩子设定目标:
让孩子发出真实的心声;
让孩子每天同我们真诚对话;
让孩子参与服务他人的行动;
让孩子每天都沉静安详;
让孩子展现想象力、创造力和心灵世界;
让孩子善待自己与他人;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让孩子坦率地表达情感;
让孩子保持一种好奇与开放的状态。
与其为孩子设定目标,让他们变成我们理想中的人,还不如设定目标,让他们体现自己的本真,让他们相信自己天生的价值与能力。
对孩子抱有哪些期望才是现实的呢?请允许我提出以下建议: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多大成就,但愿他们善于学习;
不要期望孩子对我们俯首戢耳,但愿他们尊重我们;
不要期望孩子盲目遵从我们,但愿他们争取我们的意见;
不要急期望孩子成熟大明星,但愿他们掌握保持本真的艺术;
不要期望孩子跟随我们的愿景,但愿他们创造自己的蓝图;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成功,但愿他们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不要指望孩子一定找到方向,但愿他们发现生活的意义;
不要指望孩子做我们的傀儡,但愿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伙伴;
不要期望孩子不经历任何苦痛,但愿他们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
不要期望孩子不遭遇任何失败,但愿他们有勇气从头再来;
不要期望孩子有不伤害别人,但愿他们感悟慈悲、求着原谅。
与其致力于追求完美,不如在平凡中愉快地发现自我。
专注过程,不问结果。
如果我们关注过程而非结果,那么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就会无发出来,自发的产生兴趣和动力。如此一来,我们就在他们身上播下了热爱学习的种子,他们也就不会为了赢得我们的认同而去追求好成绩。他们响应的是自信的呼唤,满足的是自身的渴望,他们不会为了成功而成功,而会努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成功的感觉来自内心,而非取决于外在的表现。
为了帮助孩子意识到他们已经具备的能力与精神财富,我们可以这样对他们说:
你启发了我;
你的存在让我惊叹;
你无所畏惧的精神令我震惊;
你让我屏息赞叹;
你的善良是巨大的力量;
你是一个纯粹的人;
你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同寻常;
你的天赋如此之多;
你的内心世界丰富深远;
你让我获益匪浅;
你让我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们自然平静地料理自己的生活,就是教育孩子重视他们自己的身心。
真正的给予不是为了填补自身的空白,而是内心丰富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内心干涸,便做不到给予真正的给予。真正的给予犹如不断涌出活水的泉眼。
一旦孩子摆脱了我们的期望、梦想与控制欲的羁绊,就能够自然地活出自己的生命轨迹。我们不再用自己的想象去塑造他们,而是去见证他们独一无二的特质。
第14章 在孩子的生活中创造觉醒的空间
父母应当让孩子学会安静的独处,因为他们需要独自面对精神发展的过程,体验自己内心的状态,学会在无人交谈的情况下获得安宁。
如果我们能把与孩子共度的时光都变成故事,就可以帮助孩子编织一片自我的天地,确立他们在家庭与事件中的位置。
如果我们对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欣赏与感激,那么孩子也将学会不忽视与轻慢任何经历,尊重周围的一切事物。
作为父母,我们应让孩子自行播撒各种不同的种子,看看哪些能生根发芽,接触甘美多汁的果实;而不是单单种下一棵树,然后喷洒激素,然后喷洒激素喂的果实。
孩子要想健康蓬勃的成长,就必须达到“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平衡,参加与不参加活动之间的平衡。
少男少女需要父母引导他们回归到宁静的状态,这一点永远也不嫌晚。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呢?
首先,我们可以安排孩子每周花一个小时参与成绩练习,比如瑜伽、太极或冥想。
我们可以每周安排一个小时,让他们独自去大自然里漫步。
我们可以要求他们每周有一个小时关闭电子玩意儿,同我们交谈。
我们也可以要求孩子每周花一个小时写一篇日记,还可以要求他们每周安安静静的画一次画,或从事其他某种安静的艺术。
父母同孩子联系的越紧密,他们就越能够同自身及外部世界和谐的相处。
全家团聚的仪式可以有力地支持孩子的归属感。无论是每晚或每个周末,全家一起共进晚餐,还是家庭成员在每个周日早上简单的相互拥抱,仪式都会提醒我们团聚的重要性。当孩子学会依赖这样的仪式,内心会形成安全感。
我们许多人不愿意给予孩子过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宁愿让他们牺牲自我来成全我们的自负感。
对孩子时时抱有感恩之心,感谢他们与我们相伴,感谢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财富,感谢他们的智慧、善良、热情活力与生机。
我们也可以教会孩子感恩:拥有可以栖息的家,拥有可口的食物,拥有强健的身体,拥有朋友与家人的陪伴,拥有大自然的美景。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为自己具备勇气、碰到有趣的事情、拥有回馈的机会表示感谢。
如果我们享受着平凡的空气与绿荫,体验着当下周遭每一样神圣的存在,孩子也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于是,如果收获了更多,我们将会视之为额外的恩赐,而不会对其有过多的贪恋。
第15章 让孩子当下紧密相连
我们必须观察与倾听孩子,真正领会他们言行的意义,并不对他们进行干预、纠正和说教。
要想做到与孩子心灵相伴,我们只需做一个见证人:目睹孩子的种种情绪,鼓励他们直面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驾驭自己的情感。
当孩子提问时,我们不应立即做出回答,而应引导他们充分享受问题本身以及探索发现的快乐。
当孩子同我们说话时,我们应竭尽全力的倾听——不仅用头脑,还要用心灵,即便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应表达尊重,始终对他们保持一种接纳的开放态度。
许多人错误的认为,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烹饪、做家务、接送孩子的具体的养育职责就等同于和孩子共同活在当下。也许我们能在物质上、身体上、心智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在情感与精神上满足他们的需求。
如果我们想同某个年龄段的孩子建立紧密的联系,就需要贴近他们的情绪能量。当我们能调整自己去适应孩子的情绪能量,就等于向他们保证:他们无需改变自己的本真,于是他们自然会更好的接纳我们。
如果长幼关系表现为一种控制、评判、责任、教训、压力,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话当成是耳旁风。但是,如果长幼关系中充满了自主、激励、激励、信任与情感,孩子又怎么会拒绝接纳父母呢?
我小心的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同女儿相伴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优越,而是为了与她紧密相连。
对于每天倾心交谈的时光,我要求自己每天至少挤出一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他不做功课,我也不做家务,我们只是纯粹的相处——吃东西、游戏、阅读、聊天,这是单纯朴素的一个小时,它具有强大的力量,能让孩子的内心变得饱满充实。
“放手”加上“见证”,孩子就能够学会自我反省与观照,而无需依赖父母了。
同情的核心在于,任凭对方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属于自己的经历,而我们要守住见证者的立场。
要想更多的帮助孩子,我们就不应试图消弭他们的感受,而是要引导他们驾女驭自己的情感。
孩子外在表现的根源正是他们未曾表露过的内心情绪。
身为父母,我们要用智慧鼓励孩子去感觉自己的一切情绪波动,然后通过合适的渠道表达出来。
我们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去聆听自己的心声,而心声是改变一个人的唯一动因。这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
当我们为孩子打开一个自我观照的空间,且摒除了横加干预的冲动,孩子就会主动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了。我们可以趁此试探,问他们心里发生了什么,鼓励他们直面自己的感受,。我们无须给出答案,只需鼓励他们,答案一定会浮出水面,也许需要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总之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帮助孩子直面自己的感受,让答案自行出现,这比向他们解释要有力得多。
如果我们向孩子传授自己的全套理论、完整思想,以及预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就会把他们变成被动的接受者。而当我们回答“不知道”的时候,就等于邀请孩子从他们所处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简简单单的一句“我不知道,不过咱们可以一起寻找答案”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他能唤起最深刻的生活智慧。它始于父母的意愿,我们不要所谓的“知道”,而要选择“不知道”。
要想做到不知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当孩子提问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给出意见或答案,而是先沉浸在问题所创造的情境之中。
即使我们知道答案也要说:“咱们一起找答案吧。”
我们要告诉孩子:“仔细想想,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要坦陈自己并非无所不知,并对此感到坦然。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提出问题是了不起的本事,甚至比回答问题还要厉害,这样他们就会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们要教会孩子正视问题,这相当于告诉她们想象力是多么神奇的力量。
我们可以用以下一些说法来顾励孩子充分享受探索发现的快乐,让他们保持好奇的状态:
“这个问题太有想象力了!”
“我怎么就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你总想知道生活里更多的事,这真是让人钦佩!”
反复拒绝孩子的问题,然后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不要关注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享受问题本身。
第16章 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
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麻烦都可以转化为精神与情感上的财富。
父母应该学会从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发掘他们的善良动机,使孩子相信自己天性中的美好,并保持尝试的勇气与热情。
鼓励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可以使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勇敢的继续向前。
如果不断遭受父母的负面评判,孩子就会筑起高墙,以遮挡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渐渐对父母的意见置若罔闻。
犯错不应成为长篇说教和施以惩罚的理由,而应被看作是学习的窗口。
第17章 雄鹰的两扇翅膀
为孩子设置行为底线,敢于对他们说“不”,敢于对他们施展强硬手段,这些同接纳孩子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需要拿出智慧与力量,将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自负感分离开来,然后用平和的心态制止他们不恰当的行为。
富有觉悟的纪律约束,不是父母同孩子之间的对立,而是一种循环式的动态关系。
孩子既要学同投自己的内心联系,又要学会同他人联系,它们是人际关系的两根柱石。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同自我联系的能力息息相关,联系保持真实的源头动力,也能帮助我们维护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当孩子学着表达自己的心声时,往往会同父母唱反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精神不可或缺的条件。
成为觉醒父母的核心待在于,现问题时要有能力直接面对。
成为觉醒的父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回应而不是逢迎。如果孩子表现的娇纵和不理我们不可以纵容他们,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开拓内心的情感力量,实现坚韧和自立;这种力量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纪律。
当我们对孩子进行纪律约束时,往往会遭遇控制欲这个怪兽,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逃避。
要当时当地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如果他的行为需要认同,那我要及时反馈。如果他的行为需要纠正,那我会及时警示,让他即刻汲取教训。如果他的行为不需要我做任何举措,那我就什么反应也不做。
因为孩子能够自己学会得到的行为,这是我们认识上的误区。
重视冲突而不要回避冲突,实际上却能成为宝贵的成长机遇。
通过内心的挣扎和冲突,接受事物的不完美,不因缺憾而感到挫败——我们能够引导孩子学会容纳和克制自己的情感。
生活的胜利在于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力求灵活变通,同他人真诚的谈判协商。
传统上,父母同孩子的关系是上下级和线行的,父母像个将军一样发布规则和指令;孩子要么顺从,要么受罚。而富有觉悟的纪律约束不是父母同孩子之间的对立,而是一种循环式的动态关系。只要这种循环的状态没有受到破坏,许多行为问题可以自然消弥的。
孩子一般都会用消极的态度来看待纪律约束。“纪律”这个字眼本身就意味着权威和控制,令人联想到惩罚。
我建议用“行为塑造”来替代纪律这个词,这样更符合觉醒的教养方法的要义。既然称之为行为塑造,那就意味着我们要对孩子的一切行为做出反应,而不仅仅针对那些我们认为错误的行为。对于孩子正面的行为,我们也要给予同等或更多的关注。
行为塑造非但不会将冲突看成是苦恼,还会将所有冲突都视为学习机会。塑造的关键在于正面强化,这个方法比惩罚更有效。
一旦我们发现了孩子的正面行为,尤其是当他们动机良好时,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这样的行为设置一盏灯。
像花儿一样,孩子也是有趋光性的。
觉醒的父母却能从一切行为(正确的和错误的)中看到积极意义。
如果孩子在规矩森严的家庭里长大,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去尝试和探索,那他们就无法释放天性,也无法化解父母留下的僵化痕迹。
重大规则和灵活规则是有所不同的。
我认为重大规则包括:睡觉、做功课、用餐起床时要尊重父母的权威;当父母说“不”的时候,孩子要予以尊重;孩子要有自尊,包括保暖和注意安全;孩子要对他人抱有尊重的态度和礼貌的言语。
灵活性规则可以包括: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追求什么业余爱好,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交什么朋友以及如何打发闲暇时间等。
灵活性规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重大影响,一旦重大规则确立了父母和,孩子就可以共同确立灵活性规则,这是可以慢慢讨论并逐渐达成共识的。孩子可以对我们说“不”,这样的精神交流过程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
孩子会看到,我们会施展权威,制定重大规则;同时也会看到我们愿意出让一部分权利,让他们也有张扬个性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如此以来,行为塑造的过程就成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精神交流的过程。
通过对重大规则和灵活性规则的平衡掌握,孩子将学会如何遵守合理的限制,同时尊重对话的另一方。
当我们同孩子讨论灵活性规则的时候,既要表现出弹性和韧性,又要以身作则,做出向孩子学习的姿态。我们要放下完美主义的身段,了解自己的不完美,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解放自己,采取柔和的手段,用乐观精神和创造力化解潜在的紧张压抑。
当我们表现出谈判协商的意愿,去商讨一个解决方案时,要营造一种“齐心协力”的气氛,孩子会由此了解,在人际关系当中,要听取各方意见,使各方都能得到他们关心的结果。如此以来,孩子就可以敞开胸怀,力求用创造性的方法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在今天这个日益多元的世界,这是尤为重要的一课。
为什么教导比惩罚更有效?
惩罚也许可以制止一种行为,也许不能,但肯定无法教会孩子如何用恰当的行为去替代不恰当的行为。
与其用惩罚的方式还不如用问题本身去引导孩子自我反省,通过积极的方式面对和解决问题。
孩子越是能够直接坦然的表达情感,其乖张行为就会越少。
情绪的自我调控始终是行为塑造的目标。
有些孩子比较适合正面强化的方法,并在此激励下一步步前进。另一些人则更适合接受规则与教条,他们也同样能够开发出丰富的情感,并由此激发出创造力。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我们所采取的具体方法。
无论何时,当孩子出现了叛逆行为,一定都有着潜在动机。
没有人会“造成”我们的某种感觉,不管表象如何?没有人具备这个能力。
如果愤怒、无助、挫败、紧张的种子不曾留在我们体内,他们就不会发芽长大。
孩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怒我们,反映的是我们自身的恼怒达到了何种程度。
一旦我们明白,他人不可能导致自己的苦恼,就能放下生命中的沉重包袱与情感烙印。这将使我们改变他人交往的能量空间,一切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我们既不必把自己看作是受害者或胜利者,也不必把自己看做是牺牲者或幸存者。
发乎内才能行乎外。
觉醒的行为塑造方式需要让孩子获得转变,寻求的是一种让长幼双方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的行为方式。
身为成年人,我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根植于我们的童年。
孩子必须早点学着投自己的情绪协商,尤其是在遭遇拒绝时,否则他们就无法应对未来生活中的一切失落。
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们不能自我安慰,不能容忍生活的本来面目。
传统的长幼关系将会让位于新的认识:孩子往往比我们明智,可以在精神上引领我们,就像我们引导他们那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