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所在的一个妈妈群里有一个妈妈在育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他的孩子睡觉的时候说肚子疼,她就很担心,一直追问孩子是不是还疼,如何疼?但孩子并没有给她她想得到的回应。要么不回答,要么冲她嬉皮笑脸,要么把脸埋在被窝里,不让她看到。她认为孩子的性格很有问题,就把问题在妈妈群里提出来,试图其他的妈妈能够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或者思路。
正好前几天小不点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小不点早上说肚子疼,当时正骑着自行车,就把上半身趴在自行车把手上,状似痛苦。我问他话,他也不回答。过一会儿,估计疼劲过去了,就又欢快的骑起了自行车。中午吃饭,又痛苦的趴在桌上,后来可能饿了,边叹气边吃饭,但是饭量有所减少。吃完午饭睡觉,躺床上的状态和前面妈妈的孩子相似,要么痛苦的蜷着,要么嬉皮笑脸。下午起来拉了两回肚子,我才放下心来,可能是吃坏肚子了。但是整个过程我的感觉倒并没有像上面的妈妈一样。首先,我觉得我肚子疼的时候光想蜷着身子减轻痛苦,哪还想说话呀,所以孩子不回答很正常;其次,这种时疼时不疼的感觉还真不好描述,疼劲来了世界都是黑的,疼劲过去了好像从来没疼过似的。而孩子就更无法清晰的描述出自己疼痛的感觉了。
孩子是我们生出来的,但是生出来以后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只是在小的时候并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意愿,需要我们的照顾,但是人格上仍然是独立的,我们并不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品,必须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致。而如果不一致,家长就容易自我焦虑。就像开头的妈妈,他的孩子5岁不到,就能独立看全文字书1个多小时,这个识字量和专注力都是一般孩子难望项背的,在我们群里妈妈集体表示了对孩子的膜拜后,这个妈妈坚持认为:字以后都会认识,但是孩子的性格不好是终身的问题。
这好像就不是孩子的问题了,而是妈妈的问题。妈妈得了一种“妈妈焦虑症”。这不同于产后抑郁,而是在育儿的过程中,受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影响,只要孩子不同于自己的认知,就会认为孩子哪方面落后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而这种焦虑不但会影响亲子关系,也会影响自身的认知。试想我们当年如果3、4岁就会说英语,5岁就认识多少字,那还不是神童了,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是标配。所以其实每个孩子都值得称赞。可要达到这个效果,家长和孩子需要付出的都很多,而这未必是孩子最想做的事。孩子不愿意做的话,最后的效果肯定没有家长期望的高,家长又会焦虑,一打骂,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治这个病的方子很简单,就是“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苛求孩子。妈妈如果想想自己肚子疼的时候的感觉,应该就会明白这是孩子正常的反应而不会联想到孩子性格有缺陷。孩子不喜欢正儿八经的学习,那就多动脑子把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不拘泥于教学的形式。实在不愿意学的,也未必要一条路走到黑,填鸭式教学,要知道现在技术工人的价值也很高。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专家,反身看看我们自己,不也生活的很开心吗?何必要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呢?
开开心心,不要焦虑,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