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看云,看月亮,看蚂蚁?诗人顾城也会干一样的事情,但他会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比如写在一张明信片上:“星星在闪耀,月亮在微笑,我和姐姐呵,等得爸爸回来了。”
这是顾城写的第一首诗。顾城是90年代震惊文坛的童话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
《是树木游泳的力量》精选了顾城6岁至37岁的280余首代表诗作,包括了《一代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门前》等。
至始至终,顾城都在用一双童真的眼睛观察万物,用童心和想象编织出一个梦幻的世界。
在他眼里,树在空气中,也是在水中。树木保持游泳的姿态是为了让鸟儿们继续航行,让它们记起潮水的声音,想起在空中飞翔的自由,和在海底畅游的力量。
在冰冷世界里的思考
童年时期的顾城,只有姐姐一个玩伴。他喜欢讲故事,但不喜欢那种被很多小朋友围起来的感觉,姐姐没有时间听,他就在家里对着墙讲。
他喜欢一个人思考,然后写下内心最直接的想法。
看到被砍掉枝丫的大树,顾城会流露出一份同情,但他又仿佛感受到了大树坚强的生命张力,于是写下这样的句子,“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顾城小小年纪,就有无限诗意,可以说是父亲顾工潜移默化的影响。顾工是诗人、作家,17岁创作的话剧就受到首长的高度赞扬。顾工对自己的才华十分自信,他说,“别看我只写诗、写剧本,我也是个‘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导演’。”
然而,1966年,一场运动席卷全国,顾工被“下放改造”,儿子顾城也随着父亲到农村喂猪。生活的突然变故在顾城心里埋下很多疑惑的种子。内心受到不小冲击的顾城变得更加敏感,童真的世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伤感。这或许也是顾城最终不幸的伏笔。
他看见“枯叶在街上奔跑”,听见“枯枝在风中哀嚎”,当生活一片黯淡的时候,仿佛“大地冻丢了它漂亮的绿衣”,顾城心里还有希望,他期待温暖的雪袍可以把一切冰冻消融。
可是,在只有冰雪和严寒的时代里,顾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他想象自己是一个巨大的烟囱,“思索着一件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现实与理想碰撞的世界
顾城诗中,有无数微小的意象,比如无名的小花、石缝里开出的一株嫩芽,还有村头孤独的路灯,他也会关注生命,写生命的随想,生命的幻想。
他说:“因为生命,星星和大地才有了声音”,可生命又是那么脆弱,来无影去无踪,叫人琢磨不透。“它是天地最华美的结晶,可它一闪而过不由自主地走向结束,它看见了天地天地看不见它们”。
17岁的顾城说,我是“黄昏的儿子”,他是属于黑夜的。所以,才有了后来那句半夜惊醒后说出的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虽然,那一代人经历的漫长黑夜已然过去,但在顾城的生命里却注入了消极的底色。他总是会戴上一副怀疑的眼睛看待生活。
看到婚礼上的照片,别人看到的是欢笑,他看到的是明天的争吵和眼泪。
顾城也渴望阳光,他说自己的心,是一座属于太阳的城市。他希望自己那种习惯了黑暗的眼睛,能够习惯光明。
他想画下那个理想的世界,却又找不到出口。他一直在时间里徘徊,不能进退,一边说着“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一边又渴望唱响一只人类的歌,让世人铭记。
顾城渴望在阳光下生活,渴望和“黎明的女儿”谈一场恋爱。在一次从上海到北京的旅行中,他在火车上偶遇了谢烨,迅速堕入爱河。
然而,顾城无意间给自己的爱情定下了一个可怕的基调:“只有凝望,不能倾诉,中间是黑夜巨大的尸床。”
与世隔绝的梦幻城堡
31岁时,顾城在新西兰的激流岛隐居,养鸡种地,靠领救济金艰难度日。顾城打算在这里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梦幻城堡。
顾城说自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拒绝长大。顾城享受着没有“长大”的无忧无虑,而“抚养”的责任却全部落在了妻子谢烨身上。
谢烨照顾顾城的生活,也要包容他不成熟的任性与乖张。
儿子“小木耳”的出生,没有让顾城进入父亲的角色,反而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顾城强迫谢烨把儿子送人。
后来,顾城的女粉丝英儿来到激流岛。顾城像过家家一样,把生活建立在悬崖之上。他以为谢烨和英儿在他周围,“像永恒不定的铁栏”。但最终,英儿跟人跑了,谢烨也决定离开他。
愤怒的顾城用斧头砍了谢烨,然后在一个树上自缢。
26岁时,顾城曾想象着编一只小船,带一个不哭的布娃娃,去一个自由的河岸,收集午后的香蒲草和太阳光。直到布娃娃哭了,他们以为到了对岸,才发现梦已经破碎。
原来,他们的命运一早就被顾城写进了诗里。
“时间的马,累倒了”,在现实与理想中,苦苦挣扎地顾城也累倒了。
顾城的身躯里住着一个少年的灵魂和一颗成年人沉重的心,它们相互撕扯,互不妥协,只能无力地抽打床沿,或者对着白墙侃侃而谈,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可以说,顾城始终没有找到力量和勇气,让自己成长。他宁愿把自己留在诗歌里,留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拒绝走向真正的独立。
如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说得那样: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会时,也一定要反思自己。
结语
书封底页的诗句写道:我们在风中游泳,寂静成型,我们看不见最初的日子,最初,只有爱情。是的,每一段感情的最初,都是对彼此无限的爱意。
当年,顾城把自己流放到激流岛,没有远离尘嚣的安宁,却激发了更多的极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既有孩子的天真,又有暴君般的疯狂。离开谢烨,他觉得自己也活不下去了。
从道德的角度,顾城是失败的,但从文学意义的角度,顾城又是永恒的。那么,顾城的诗该如何打开?
诗歌,是顾城的呼吸,他的喜怒哀乐可以肆意表达。难过,心就收缩,沉入水底,开心,心就膨胀,像气球一样升入蓝色天际。
诗歌的语言的热烈的,隐晦的,但也反应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从顾城写给亲人的诗句中,我们分明看到他温情的一面,很难把最后那个举着斧头的狂徒联系在一起。
顾城生命的最后一刻,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的死成了中国文学界的一块心病,但来过,爱过,写过,也许就是顾城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的印章。
“不论是幸福的死,还是痛苦的生”顾城坚持了自己的信仰:“纯美和永恒”。
作者介绍:青鱼,浩瀚书海一尾青涩小鱼,在文字里自由呼吸,治愈自己,温暖他人。
图片来源: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