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情境,激发分享兴趣。
各小组展示即将宣讲的海报
2.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回顾民间故事的特点。
人物形象鲜明;想象大胆有趣;情节完整曲折;
3.小组交流:你所宣讲的民间故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
4.回顾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利用主人公或者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进行复述
添加情节,完整的复述
5.小组交流,你想用哪种方法来复述故事?
小组展示。
6.教师范讲,引出新的讲故事的方法:变换情节顺序。
7.学生尝试变换情节顺序,讲故事。
学生展示
8.小组合作,对比阅读多国民间故事,完成阅读记录表。
角色;主题;发现
9.作业。
结合所学丰富宣讲内容
借助缩写民间故事的方法,制作民间故事名片。
《民间故事》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的阅读内容。从课例的课型上来看,这是一节阅读交流课,学生已经在课前阅读了整本书,那么阅读交流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输入的知识输出,从而形成新的收获再次回归书籍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
在这节课上,徐老师创设了学校要进行“民间故事宣讲活动”这一真实性的任务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分享交流欲望,进而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即:寻找即将分享的民间故事特点;围绕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对比中外民间故事不同。整节课都是基于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展开,而没有进行文字表述的细致分析,营造了浓浓的阅读分享氛围,让学生乐于表达。在目标达成上,徐老师通过回顾教材所学——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展示汇报这样的方式,从教师的帮扶,到学生间的帮扶,再到学生的展示交流,由扶到放,学生一步一步达成目标。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分享交流的主体,教师真正做到了因学而教,因学而导。
那么整节课能够如此完整、流畅并且优秀的呈现,有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教师能够利用好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教材的关系。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中的重点是 :运用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丰富情节,辅以相应的表情、动作等方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习并运用变换故事情节顺序的方法复述故事。这一目标与教材中单元语文要素相一致,即: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在这一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教师也时刻紧扣教材,通过回顾课文中所学民间故事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想要分享的故事有何特点;通过回顾教材中所学的创造性复述课文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复述故事。整个环节中,学生从教材走向整本书,又从整本书走入教材,来来回回,学生不仅在教材的学习中学到了文学知识,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感受了文学魅力,又在分享和交流中将知识与感受融合,从而提升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和教材的学习应该是一个整体,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即教材中的篇章需要承担一定的文学知识的功用,而整本书的阅读则是借助文学知识深入感受其文学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在观看这节课后,我也反思了自己在班级开展的整本书阅读课程,阅读书目的制定也都是根据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推荐而定,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阅读交流课不是内容分享,就是阅读小报展示汇报,学生上台来三两句就不知道如何说了。我总会习惯性总结成学生表达能力的不行,其实是自己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指导,将阅读与教材脱离,与交际表达指导脱离。像今天这节课,教师所设计的“民间故事宣讲活动”也是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其中,“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及“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也是口语交际的要求。因此,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定要关注教材和本阅读书目的联系,不能将整本书阅读当成一个独立的课程进行,而要把它纳入单元整体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