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很多明明很正能量的言语不知不觉沦为了调侃与鸡汤。但总是有些东西不应该成为一种调侃,而应该真正成为我们坚持的东西。
学习,这是一个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的东西。身边很多同学在临时抱佛脚复习考试的时候,都会发一句“学习使我快乐”,并附上一张在图书馆的照片,自作调侃。但是,学习,真的能使你快乐吗?这是一个只有你自己能回答的问题。
总是在图书馆出没,我惊讶于我们这所二本院校学生热爱学习的程度。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曾经图书馆早上外面排队的人排到了教学楼。那些书桌上摆满了纸巾,食物与水等等,仿佛学生们热爱学习到废寝忘食,住在了图书馆。后来我知道,这些人不是写毕业论文查资料的,就是考研复习的。
我不知道这两类人学习能否使他们快乐,但我想他们更多是他们的任务所在,快乐可能是少的,甚至是不快乐。而除了这两类人,图书馆我见到很多就是在图书馆学英语考级的,写专业作业的,考试复习的,我不是说这样不对,但我只是想他们也不会快乐吧。更有甚者,来图书馆只是坐着玩手机,只是给自己一种在图书馆学习的错觉,这样的人更加不能从学习中获取快乐了。
有时候坐在图书馆,抬头望望周围忙碌的同学们,不禁想,诺大的图书馆,有多少人真正是学习使他快乐的呢?
我不知道我们学校的情形在国内高校中是不是普遍的情况。但我想,在这浮躁,功利的现代社会,很难让我相信其他高校不是这样,尤其是在同类的二本院校。可能好一点的高校情况能好一点,但应该还是应了一句流行语“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吧。
学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在工具理性泛滥的今天,或许很多人不过把学习作为工具,手段而已。不管是功利主义者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把学习看为走向成功的阶梯。还是理想主义者把读书看做提升人生境界,丰富个体内涵的必需。归根到底,大多数人无不吧学习行为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与工具来看了。但学习真的只是手段,只是工具而已吗?
姑且学习是工具手段吧,那现在的所谓“学习”一定是不合格的工具手段。学习好的人一定能成功吗?学习好的人不过都成了教授,科研人员了。现在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虚伪的讲,算不得特别成功吧。学习好的人一定富有内涵而有很高的人生境界么?从文学的深刻性看,真正深刻的文学大师都不是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
读书无用论就这样弥漫在整个社会中。多少大学生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多少小学初中辍学的人早早走上社会已经比你获得了更多的成功。我们为什么选择学习?
如果你可以选择,有多少人会真心实意的选择读书学习呢?这是一个让人不敢直面的问题。我想当今社会,会做出自愿学习的是少数吧。我们总是强调知识的力量,但真正有无与伦比的知识和取之不尽的财富摆在你的面前,你会选择哪一个呢?人总是禁不起考验的。但禁不起考验的是人,却不是人性。
诚然,没有面包,知识再多再美妙不过是空谈。但并不代表对物质财富无止境的追求就应该抹杀人类求知的高尚本能。我多少次问自己,我是自觉自愿学习的吗?我总是能给出肯定的回答。物质财富和对世界的知识,我一定会选择后者。学习使我快乐!
学习是什么?学习不是工具,不是手段。学习本身就应该是目的,是人类理性求知的本能。哪怕学习不带给我们一丁点儿的实际功用,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学习。学习不是分数,不是绩点,也不是证书,而是你发自内心的欣喜,原来世界是这样。你对世界又多知道了一点,又多思考了一点。
小时候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哪怕你再不喜欢数学,如果你经过努力思考解出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你会感到由衷的高兴与幸福。你也总会常常感叹于宇宙的神秘与奇妙,对科学产生莫大的兴趣,立志成为一位科学家。纵使后来发现自己能力不足,但这却并没有抹杀你原初的对世界求知的本性。这些对世界求知有得所带来的幸福是不参杂任何功利的,哪怕它不提升你一丁点儿成绩,你也会发自内心的欢快。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人性从不是你当前看起来的那样。正如一句被各种悲观犬儒主义者们调侃的另一句鸡汤说的那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的人性本身就是求真的,求善的,求美的。学习正是这样的追求本身。颜回可以“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庄周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陶潜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的我们却只是被无限的物欲吞没,流转,湮灭了人性本身。
人类社会物质不断进步,可精神却从不见的后人胜过前人。通读哲学史的我愈发觉得整个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注脚,前人早已为我们限定了哲学所有的可能。而面对生活的从容与洒脱,我们有何曾胜过大德高僧,竹林七贤等古人。我们唯一还剩的是什么?只是学习本身,求知本身。可如今,我们仿佛把这最后一点东西都要放弃了。
仔细在想想?学习真的能使你快乐吗?如果不能,或许你需要想想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欲望的满足带来无聊、空虚,欲望的难填也是无尽的痛苦。人生如果只是一点又一点欲望的叠加,那只能是空虚与痛苦的不断流转。 叔本华早就洞见了这一点。人生应当体现在与世界的交互,呈现之中。在这交互与呈现中,你思考,你体验,完成了对世界的认知,这本身也是学习。这样的学习也真的不能使你快乐了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文明,是否先进,无不体现在这种学习观上。我们常常感叹于德国日本的先进与强大。这真正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与尊重。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到作者对德国生活的追忆。那里的人无时无刻不在看书,德国的厕所里都摆着报纸供人上厕所时阅读。而人们阅读仅仅是为了阅读,阅读成了一种习惯。我还看过一篇回忆作者在日本的见闻录,作者坐在电车上,左右的人们人手捧着一本《传习录》阅读,读了一会,累了。便闭着眼睛,原地冥想沉思。在当今的中国,我却少有见到这样的景象。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起来让人心潮澎湃。可实际上却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经济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可国民素质,文化软实力,无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国民素质不是简单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国民平均文凭的高低。如果不能扭转学习工具论的观念,哪怕国民平均博士文凭又能如何呢?
不是调侃,不是反讽,我只是真心的说:“学习使我快乐”。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我一样体验到这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