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我们都还记得,《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开宗明义告诉我们,道可道非常道。他说,道有两个层次,一个叫常道,一个叫非常道。因为道是整全的,它是不能分割的,可是德就不一样。
所以第三十八章,老子他说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你看道,道,分成常道、非常道;德,分成上德跟下德。
那是不是道也可以分裂呢?不是的,常道跟非常道都是道,但是上德跟下德就不一样了。
德是什么?德是离开道的第一步,所以它就开始分,道是全的,不可分,德是非分不可。所以上德下德,我们一定要把它分清楚。
真理跟公理,不是一般人可以分清楚的。到今天为止,我们很难说,一个人能够把真理完全参透。德,就更困难,这个人有孝德,那个人有忠德,那个人有勇德。每一个人好像只能凸显他的一部分。
因为第一章讲道,第三十八章讲德,所以我们才把《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叫作《道经》。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叫作《德经》。
“上德不德”,这句话从字面上来讲是,有上等德性的人,他是不在乎什么叫德性的。就是说,你如果心心念念说,我要表现我的德性,我不要让人家看出来我的品德修养不好,那你就一定不是上德。
老子也不主张这些利害关系、得失观念在我们心中。他认为上德就是我无心,我顺着自然的样子去做,不在乎是有德还是没有德,只是重视过程,而不重结果,因为结果是变来变去的。
老子要我们顺应自然,凭良心,不执著于德,不总把德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才叫作有德。其实真正要做到上德,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能做到,那就算是得道高人了。
“下德”就是常常告诉自己,我不要失德,不要让人家看不起,不要让人家觉得我的修养不好,我的品德很差。
在老子的眼中,这种人就是无德。因为你有心要表现自己,有心要告诉人家自己是个有德的人,这个动机是不纯正的。
讲到这里,我们要讲一句,很可能会得罪大家的话,你看很多人,他要戴个什么东西,表示我是有信仰的,表示我在修行,挂个什么东西。
如果读完《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你会觉得,好像是没有必要。其实一个人刚开始,不得不借助这些东西,慢慢地你会感觉到,既然是无为,既然是一切顺其自然,那要这些给谁看呢?
所以自然慢慢就减少了。很多人,刚开始什么都不戴,后来戴了,一阵子他不戴了。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那最后看山还是山。就是你会觉得,戴也一样,不戴也一样,根本无所谓,也不会去问人家,这个开过光没有,这个时候你就到了德。
上德的人不在乎别人看自己有没有德,因为你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问心无愧而已。如果念念不忘仁义道德,那已经是失掉先天了,已经开始进入后天了。
那老子又怕我们还是搞不清楚,所以他又继续解释: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上德有德是因为它无为而无以为,它不违反自然,它没有“有”心,不故意要做出来好像自己有德性似的。
无以为的“以”,就是有心,就是故意。我故意很有礼貌,表示我有修养;我很想要那个东西,但是我故意推辞;我很想当这个官,但是我故意说让别人来,他比我行。
其实这些东西,在老子看来,都是不自然,不率性,都是做作。这种人我们不能说他不好,但是很可能是不好的,因为他内心的动机已经很不纯正。
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无为而无以为,能够做到做事没有任何心机,也没有任何权谋,根本不想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不把品德修养当作手段,那这个人就真正具有高尚的品德,即上德。
下德呢?下德还是无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德跟下德都是无为,但是上德是无以为,下德是有以为。我虽然没有违反自然规律,虽然还是凭良心,但是我已经开始有目的,开始有功利心,这就差一点儿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分得很清楚,同样是无为,但是在过程中要考虑,我要给人家的观点将来会造成什么结果。这是必然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想后果,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你不能不顾虑别人的看法。
我们把《道德经》读通了,还要配合时代,然后做一个调整,其实也不用我们担心,因为你再往下看,就会知道,当年老子已经顾虑到了。
为什么只有上仁、上义、上礼,那下仁、下义、下礼跑到哪里去了?老子告诉我们,仁、义、礼这些东西,只有上仁是在上下德之间,还可以谈。
如果到了下义、下礼,那根本就不必提了,所以他没有说,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仁跟上德有一部分一样,都是无以为。它没有用意,没有认真,也没有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
其实老子是非常了解孔子的,孔子为了有教无类,为了让广大的人都能够了解道理,他提出一个仁。
因为他感觉有很多人,直接跟他们讲道,他们不一定听得懂,当然这是孔子的好意,所以他直接说,你能够有仁心,就很好了。
仁心就是你不能有目的,不能有功利性,我们今天叫目的性。功利性太强,是不可以的。你是人,我也是人,我要用仁心对待你。我不仅对待人要有仁心,对待动物也要有仁心,这就叫作人性。
“为之”,是主张你要有为,因为很多人听到无为,就认为什么都不做,这又是误解。把上仁跟上德做比较,可以发现,两个都是无以为,但是上德是无为,上仁是为之。
这样我们就知道,儒家主张你要大有为,道家主张你不要违反自然,这样你才可以有为,他加了个前提。其实如果从仁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两家在这方面观念是一样的。
后来是因为到了孟子的时期,实在天下太乱,大家几乎都不相信良心,几乎把孔子所讲的仁,当作是考试用的,当作是一种理想,所以孟子不得不挺身而出,说要义。
义,其实老子当年已经看得很清楚,他说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已经没有办法无以为了。
梁惠王一碰到孟子,第一句话就问:“你不远千里而来,到底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国家的?”到今天为止,有如“你这次来,有何贵干;你这次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东西”,这都是目的性、功利性很强的。
所以我们现在读这些的时候,真的要小心,我们现在连利、益都很普遍化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礼有上礼和下礼,下礼是看见人家没有道理就骂。他没有道理,没有礼貌,你骂他,难道你就有礼貌了吗?照样没有。
上礼比我现在所讲的这个,还要等级高一点儿,就是我对你有礼貌,但是你不知道怎么给我回应,我就要卷起袖子,把胳膊伸出来,说过来过来。
你这成什么体统?你不知道要礼尚往来吗?你这样能叫作礼吗?用言语行动来教导他,我们叫作教化。
其实在儒家的观念来看,教化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能负起教化的责任,就很了不起了。
但是老子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社会乱了,才需要的东西。所以下面谈一个小小的结论,我们可以做参考。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说我们人类的历史,有道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仁、义、礼,也根本不需要。
国家很平静的时候,也不需要爱国的义士,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自己的国土。乱世才要有忠臣,平静的时候,要那么多忠臣干什么。
老子说: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忠信之薄”是说忠信都很薄弱了。“而乱之首”,是说整个社会的乱源,就从礼开始。从儒家的观点来看,会觉得老子的批评好像太苛刻了。
其实我们把这句话解释完以后会有一段分析,大家会发现老子真的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老子只是在看历史演进的现象,因为他重视自然,自然现象是很重要的。历史有“道”的时候,没有仁、义、礼。
不是仁、义、礼不存在,而是没有这个需要。用今天的话叫作没有市场,没有需求。
失了道,大家就讲德了。失了德,大家对良心不相信,那只好讲仁。仁就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好好想一想。可是这种人也越来越少,那只好讲义。
义就是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合理,不合理就不行。如果义也达不到,那只好讲礼。越演变,社会越乱,就表示人对人的忠诚已经没有了,人的信用已经越来越薄弱了。
整个社会就是因为我们重视礼而开始混乱,这不是礼的罪过,而是人的罪过。我们不应以有礼貌为满足,而应该要提高层次到义,然后再提高层次到仁,一步一步向道提升,这才是老子真正的用意。
现在很多人说,只要有礼貌就好。面带笑容,讲话很客气,完全没有真心,这种人非常多。他们认为礼就够了,但礼上面还有个层次叫作义。
义就是说,我该出手时要出手,我该帮忙时要帮忙,我该救急时要救急。义,多少还是有心的,多少还是做给人家看的,多少还是需要人家表扬的。
因此要提高到仁,仁是没有什么表扬不表扬的,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你们认为我做好事,那是你们的事,你们认为我没做好事,那也无所谓。反正我不在乎。
这就是孔子当年讲的,古代做学问的人是为自己做的,现代做学问是为别人做的。孔子当时就有这样的感慨,我想我们应该要好好去反思:为什么我们会一代不如一代?
道理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受了外界太多的引诱,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内心。我想这才是《道德经》到今天,需要我们注意的课题。
老子说: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知识的“识”在这里读zhì。他说那些自认为先知先觉,知人所未知,觉人所未觉的人。
其实他们所看到的只是道的表面、道的末端,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因为他们只看到表面,只站在忠义最薄的那个地方,这就是愚昧的开始。
有人说,人类是越来越聪明,但是老子认为人类是越来越愚昧。当然,老子前面也有很长一段历史,这是他长期观察的结果。
他没有像孔子一样说,你看尧舜禹汤多好。他一直不提那些人的名字,因为这是他的基本立场。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老子很少用大丈夫这三个字,在《道德经》五千言里面,就出现过这么一次。
而且他讲的大丈夫,不是孟子后来所讲的大丈夫。孟子所讲的是充满浩然正气、顶天立地的人物;老子所讲的是为人处事,处处遵道而行,自然有所得的人。
大丈夫懂得要处在厚的地方,不要站在薄的地方。北方人最了解,冬天河面结冰的时候,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可是你站在冰薄的地方,一陷就陷进去了。
所以一定要选冰厚的地方,你才站得稳。厚,就是看到道的本源,看到道的高层次。
我们老讲,根基深厚,厚德载物。厚就是你会站得稳,会站得久,不会经常在那里摇摆不定。
“不居其薄”,是说我不会站在社会的世俗面,一天到晚都在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和功利。
处其实,不居其华。
我们要站在道的根本,不要处于表面形式的花样。
故去彼取此。
所以老子也劝我们,要去掉那些很浮华的、很形式的、很表面的东西,真正拿到实实在在的、很敦厚、很笃实的道,然后就可以遵道而行。总有一天,你会提升自己到达一个高层次,变成大家很羡慕的得道高人。
道可以说是良心,我们说话凭良心,做事凭良心,很快就会回归本源。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你自己百分之百可以控制。
这样大家就知道,为什么老子感慨说:我讲的话很简单,我说的这些都很容易做到,为什么大家做不到?
看完第三十八章,我们应该有一点点感觉。道如果是良心,那德是什么?德就是凭良心说话,凭良心做事,结果让你问心无愧,让你心安理得,最后求得好死。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人生过程,而我们现在把道德丢掉了,说道德不能评量,算道德分数是不公平的。
那我们就开始讲仁,仁是什么?仁是彼此真诚相对,互相感应,将心比心,然后你我融为一体。其实这个不见得比那个凭良心容易做,因为还要很多顾虑,又怕做错,
义呢?义是自我要求,我们不可以老要求别人,那是永远没有办法做到的。你怎么知道他合不合理?他是否合理,是他自己说了算的,因为他的处境你完全不了解。
其实义是自我要求,我们好,还要更好,但是“义”往往让我们失去仁心,这是“义”最可怕的地方。
我为了合理,有时候心不安,我觉得这样才合理,因为人家会这样来评估我,这时候仁心已经偏在一边了。
那礼就更糟糕,礼是经常要求对方,很少自我反省。尤其礼尚往来,很多时候变成世俗的一种形式。
你送人家一份礼,人家这个时候正好没钱,或者正好有别的事情,没有还礼,你就耿耿于怀,开始对他有恶意。
我们常讲一句笑话,说你生日也好,生病住院也好,不会记得谁来送礼,但是常常会记得谁没来送礼,这就是人性。
所以我们读完三十八章读完以后,求合理,然后自我要求,然后最后进入良心,就是无私、无我、无为,这样我们就进入了道的层次。
—— 曾仕强讲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