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悦读: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3)
文|张爱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的实践证明,一个集体,越能在其各项活动中充分体现先进的社会思想,越能积极地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小单位来开展活动,那么这个集体就越能起到教育作用。
一个集体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有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就能增强人的信心,使人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任何力量也比不上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一个崇高而正义的事业共同奋斗时那样能够把人们团结起来。
那么,如何形成良好的集体?
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怎样建立班集体,他靠什么来维持?
良好的班集体能够行成良好的班风,行成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行成祥和的班级氛围;良好的班集体自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学生能够响应号召,一呼百应,自愿参加集体活动,学生之间相互关心,对班级有高度的责任感,荣辱感,事事关心班集体,愿意承担班集体事务,全班学生在集体中会有一种安全感和尊严感、归属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儿童的、少年的、青年的集体,是很复杂的统一体。这是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合成的江河。集体是渐渐地建立起来的。”集体并不是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东西,而是由教师创造。在集体中,学生如水滴一样,反映出的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他的世界观。因此,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这几个基石上建立起来的。
在集体的行成中,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思想引领,取决于教师情感的熏陶,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开发程度。这些可谓是集体形成的基石,班集体基石的稳定与否取决于其他基石的稳定和牢固,取决于共同的思想、智力和情感三者的统一。而并不是在班里选出了学生的领导机构,对此领导机构进行了职责分工,一切就会自动上轨道。还要由教师对他们的细致指导,及时纠偏,促使他们行成共同的联合体。
在教育中,要善于通过劳动把学生联合起来,因为在劳动中更能鲜明地表现为人民的服务贡献力量的思想。只有在劳动中,集体的思想基石和情感及时相一致并结合起来。同时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还要引导孩子们不要只是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别人那里不好,我们这里不好;而不动手去做好事。因此,可以说集体是在劳动实践中,在斗争和劳动中产生和巩固起来的。
为了指导孩子们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教师要在集体中引导学生持之以恒,不要让学生对自己开始做的事情半途而废,最终前功尽弃,这样反而会使人形成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