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做为土生土长的桃源人,你若要问我家乡的特产,我定不会忘记向你介绍擂茶。
当然,它没有西湖龙井那样的身价,也不如北京烤鸭那么有名气。但它却是最具平民特色的三生汤,让你一碗一碗不想停。
因为奶奶去世的比较早,而擂茶一般又只是老人们才喜欢自己做来喝的,所以记忆中喝的最多的还是外婆亲手做的擂茶。
那时外婆住在离我们不到一里地的一条小溪边,和最小的舅舅住在一块,另外两个舅舅,还有小姨的房子也挨着不远。周末我们一群表兄妹基本上都会凑一块儿疯闹,春天在屋后的山上采野花,捉迷藏,夏天在门前的小溪里抓河虾捉螃蟹,秋天跟在用镰刀收割稻谷的大人们的屁股后面捡稻穗,冬天在屋前的晒谷坪里堆雪人,打雪仗。
小孩子的世界你们懂的,最是热闹。而每每看到我们一群熊孩子在家附近玩闹。外婆都会亲手做擂茶当开水给我们喝。擂茶主要是由茶叶,花生和芝麻炒制而成的,在我们那儿也被称做“三生汤”,而关于这个说法还有一个故事,外婆当时反反复复的跟我们讲过。
话说东汉初年,有个姓马的将军奉命出征武陵,途经我们常德桃源,那时候正是盛夏时节,酷热难熬,又正赶上瘟疫流行,将士们扛不住病倒大半,马将军自己也染了病卧床不起。他只得下令在一座小山边安营扎寨,一面派人寻医问药,一面派没有染疾的将士帮助当地的老百姓耕种。
当时村里有位老奶奶见马将军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未犯,,还帮助他们做农活,很受感动,便拿出祖传秘方,教将士们炒制擂茶,给他们每日服用。神奇的是,没过几天,染病的将士们都一一康复了,而且瘟疫再也没有漫延。擂茶的名声便因此大振,并开始广为流传。
记得当时稍大点的表哥表姐们一听外婆开口讲这个故事,就做捂耳朵状,一是听得太多了,再者觉得外婆把擂茶说得太神,越长大点他们越不信。可再怎么却也挡不住我们对擂茶的喜爱。只要外婆站在屋檐下大声一叫:“喝擂茶啰!喝擂茶啰!”我们便会停下手中一切的玩闹,闻着香味直奔外婆厨房。
别看外婆经常给我们做擂茶喝,她的操作却是并不简单的。首先原料比较多,除了茶叶,花生,芝麻必备的三样,她还在里面加入了大米,绿豆或黄豆,生姜还有盐。
先把生姜和盐放一边,其余的分开或组合入锅炒熟,(我们那边直至现在,乡下人家里一般也还是用的柴火灶,大铁锅,那样炒得又快又多,还特别香。)然后一起放进擂钵里用擂锤碾碎(擂钵和擂锤貌似是那个年代里我们那儿每家必备的),接下来就用到生姜了,用刀把它切碎切碎,越碎越好。做完这些就可以烧大火煮一锅开水了,把原料全部放里面,最后加盐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喝了。
当然,擂茶虽然大同小异,也还是有按自己喜好自由搭配的人。有最后不入锅煮,而直接用滚开水或凉开水冲着喝的;有煮完以后,撒一把泡儿在里面用以充饥的(泡儿是我们桃源的方言叫法,其实就是糯米蒸熟后,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用油炸或炒得让它一粒粒发起来,随时可以抓一把放嘴里填肚子的吃食);也还有不放盐而加糖的。
> > > < < <
自从外婆去世后,我就再也没有喝过家里自制的擂茶了。我们那边市里县里擂茶馆虽说不少,而我却只去过一次,而那次还是因为父母招待第一次去我家的公公安排的宵夜,毕竟是我们那儿的特色。
我们一行七姑八姨加小孩有十几个人,去的是桃源宵夜一条街那边,靠近桃源纺织厂,环境倒也古色古香的,刚坐下,就有服务员提着两大壶擂茶走了过来,一浓一淡随意添,桌子上特色小菜也一一同步摆起,有瓜子,花生,红薯干,蒿子粑粑,糍粑,麻园,油条,卤鸡蛋,鸡爪,辣萝卜,酸豆角,剁椒藠头等等,反正是各种小吃满满一大桌子。真正的擂茶反倒成了配角。
不过,那次吃吃聊聊,虽然偶有语言障碍,氛围却是特别的好,一桌人谈笑风生到很晚。那样的一种缘份里面也多少应该有点擂茶的功劳,而且我相信,我公公桃源之行最为记得的应该也是生平第一次吃到的桃源擂茶吧。
常言道,所谓的怀念家乡,不过就是人与物的牵扯罢了。我想,做为桃源人,物里面擂茶应该是首当其冲的,尤其是自家做的,好想再来一碗,再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