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门翩翩公子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有一位满清才子,不仅在当时声誉很高,至今仍让世人念念不忘,他——便是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
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纳兰容若降生,其家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贵的八大姓之一叶赫那拉氏。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是清初一代权臣;母亲爱新觉罗氏为一品诰命夫人;他的曾祖父与康熙的曾祖母是亲兄妹。
出身于“淄尘京国,乌衣门第”的纳兰容若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17岁入国子监,18岁中举人,19岁会试中弟 成为贡士,可惜最后的殿试前夕因身染寒疾,与进士失之交臂。
19岁的他在老师徐乾学的指导下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经年完成,深受皇帝赏识。后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知识。
身为八旗子弟的容若骑马拉弓也是百发百中,在平三藩时,血气方刚的他主动上书愿亲赴前线,康熙再三驳回,纳兰容若无奈作词:“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才华横溢的少年公子又思念那位聪慧娇柔的表妹了,他们青梅竹马,抚琴作词,早已倾心相许。奈何她被选入宫,二人咫尺天涯,痴情的容若终不能忘怀,饱受煎熬。
那年皇后病逝,容若甘冒天大的风险,买通进宫诵经的喇嘛,着一身袈裟随众僧人混入皇宫,二人遥遥相望,一眼万年。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这便是他们最后的相见,最终的别离。一入宫门深似海,此生情深缘浅,纵使相思刻骨,也只能任它如路边芙蓉一般枯萎、凋零。
2.江湖落落狂生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出身豪门的他却生的一副纯净的心性,看不惯父亲明珠追名逐利的手段,向往的是江湖的磊落自在(值得一提的是,他虽与父亲价值观不同,却是不折不扣的孝子,父母身体抱恙时,他总是衣不解带亲自侍奉,直至亲长痊愈)。
容若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对待友人极其真诚的他,在相府为江湖文人顾贞观建茅草房;有感于他与吴兆骞的友情,历时五年全力以赴营救,终使含冤流放宁古塔的吴兆骞得以返京;吴兆骞去世后容若仗义疏财,尽心帮他料理后事。
至交顾贞观深知容若这些年落落寡欢、凄苦难平的心绪,他为容若做了一件事,为他最后的生命平添一抹亮色。康熙二十三年由顾贞观做媒,容若与他一生最后爱过的女子沈宛结识。
沈宛是名噪一时的江南才女,他们早已互相仰慕才华,一见倾心。但当时满汉不通婚的禁令未除,沈宛又是身份低微的民间歌女,不见容于家族。捱到最后,他只能纳她为外室,安置在相府外的院落。
沈宛与卢氏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温柔明媚、才情出众且与他深深相爱。但她与卢氏最大的不同便是,她与他关系的不平等!
身份所累,她只能做他的外室,地位甚至不如一般的妾。繁忙的容若能分到她身上的时间真是太少了,而无尽的等待给这两个心心相印的有情人带来无穷的痛苦。
看着奔波与相府和别院间,日渐消瘦的容若,她艰难作别,他挽留不住 只得放手。分别时二人都强作欢颜,尽量安慰对方,但都知此去千山万水,再会遥遥无期。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若当时决定是个错误,错的不是他们,是世俗,是命运。就在她离去不久,他,一病不起。
3.清初第一才士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容若所有词作中,这首《画堂春》最令我动容,这是他写给此生挚爱——结发妻子卢氏的。20岁那年,容若遵父母之命,迎娶了两广总督之女卢氏为妻。
但有过刻骨铭心初恋的容若,完全接受新婚妻子也不大可能。这个善解人意的女子并没有因为丈夫的冷落而不甘,她同情容若所经历的痛苦,加倍关心爱护他,卢氏的温柔明媚、大度体贴,渐渐温暖了容若的心。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更令容若欣赏的是卢氏的才情,他将她比作李清照,他便是那词女之夫。他作词到深夜,她便静静地坐一旁刺绣相伴,他们猜书赌茶,琴瑟和鸣。
与卢氏共同生活的岁月,是容若一生最幸福的时光。幸福的生活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才能,24岁作《侧帽词》,后又作《饮水词》,家家争唱。
婚后第二年,容若参加殿试,他的书法、才识让众人赞许,康熙亲赐进士及第,一年后破格任命他为正五品三等侍卫,不久晋升一等侍卫。此后九年容若四处随行护驾,应旨即兴赋词作诗,优秀的他深受康熙青睐。
康熙二十一年,28岁的容若带一千人马奉旨出使梭龙,当时平定三藩不久,他们此行意在对各部落探清虚实,宣威招服。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出色完成任务的容若在途中却写下这样悲凉的词句,可见当大家都对他这个康熙身边的大红人艳羡不已时,他的心里却并不那么如意。
在他眼里江山兴亡、时局变换都没有定数,唯满腔真情、自由人格可得长久,如此戚戚于富贵,莫如贫贱之所安。
康熙十六年容若遭受到生命中最致命的打击,发妻卢氏产后虚弱,药石无灵,于当年五月三十日去世,年仅23岁。绝望的容若写下大量悼亡词,哀婉之情绵绵不绝。
容若将爱妻停灵禅院长达一年之久(超过亲王贝勒的停灵时间),如此不顾礼制,足见容若用情之深以致无法相信妻子离去。
这一年期间他常去禅院,一住几日,潜心抄写佛经,静静陪伴妻子。无数个深夜他看见她陪在自己身旁,如往常一样,待到想要上前拥抱时,她却如影子般消失,对面只剩空荡荡的椅子……
4.千古伤心词人
“我是人家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他的惆怅凄婉 缘自情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往情深是容若的生命写照,三段感情贯彻了他的一生。当日那比翼连枝的美好愿望,都随佳人而去,留给他的,只剩无尽追忆、伤心,明知深情不寿,却一生为情而活。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康熙二十四年春,他抱病与友人一聚,一醉一咏三叹,次日再次因寒疾倒下,一病不起。缠绵病榻七日后,三十一岁的容若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永远离开了人世间。
这一天,正好是卢氏的忌日。八年前这天此生挚爱离他远去,八年后他终于可以微笑着追随她而去了。
容若离世的消息,仿佛让整个京城都笼罩在愁云惨雾中,数以百计的人为他写悼词,甚至连没有见过面的人,都为他的离去而痛哭流涕。
我总是想,也许纯粹的他本就不属于世俗,只是人间的过客,就像那洁白的雪花“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容若去世十多天后,梭龙派遣使团进京朝拜,这些少数民族的归顺,正是两年前容若奉旨出使的结果,康熙派专使到容若灵前哭而告知。
他的一生如昙花般 短暂而震撼,辗转人间三十一载,留下诗词四百首,感动了无数人。大学者王国维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