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一书第二模块共读完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文章中提的“教学心法”——“少才是多,无才是有,慢才会快”,这才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这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长期以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的着眼点在于“讲得如何”,而不是“学生学得怎么样”,因而部分老师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两个误区:一是教师不相信学生,讲课时面面倶到;二是教师认为自己的水平高,每节课滔滔不绝,似乎眼界开阔,知识渊博,积淀丰厚。往往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则是昏昏欲睡,有思想的学生就会感觉到这样的老师是在炫要知识、卖弄技巧。知识从来就是学会的。在教与学之间,如果没有教,学还是可以推进的;但如果没有学,那么教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此,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而不可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学。教师讲得多,反而阻碍了学生思考的空间,阻碍了学生探索的时间。 课堂上教师少讲不表示学生思维上的阻尼;相反,深邃的思想往往来源于貌似沉默的思索过程。有的老师提出问题时,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大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或结论,结果是学生可能暂时知道了结论但不知道为什么,一段时间后结论也不知道了。而课堂上少讲,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中有效取舍,结果往往能抓住要害,形成了能力。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奖惩官;学生应该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课堂,才能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有自发的好奇心,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学生可以参与教学,在课堂上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有质疑和发表观点的自由和权力,而不是一味地服从或适应教师和教材等。在现如今的数字时代,教学结构得到了重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更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表现由单向灌输变为互动,从一对多到小组合作。除了老师,课堂还会多出很多的数字化东西,学生的课堂思维得到充分暴露。技术为学习的互动带来不可或缺的支持。 所以,课内守住嘴,不仅仅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欣赏,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少讲,不是时间的无端损耗,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节奏,是态度,是张力,是大度,更是艺术。那就少讲一点,再少一点吧!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绽放如花笑脸,融入学生的心灵之中。
作者:18cc1523fac0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4c2b1631560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