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时,如果父母能够给予足够的照顾和情感的交流,孩子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出能适应环境的品格,成年后即便遇到挫折,也能从温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
但有些父母由于童年受到过伤害,从未有过健康快乐的童年。
他们的情绪会影响到整个家庭;你感觉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让他们开心;
你常常觉得对父母有股压抑的怒火,但不能表现出来;在他们身边,你感觉自己很愚蠢、很糟糕,并常常感到内疚和惭愧。
《饮食男女》中归亚蕾扮演的母亲就是如此,这类父母是通过“情绪传染”的方式与人沟通。
他们就是全家的晴雨表。当他们苦恼的时候,所有人都要跟着苦恼;当他们沮丧的时候,所有人都要一样沮丧。
身边的人只能想方设法做些什么让他们感到好受些,扮演救世主。
李雪琴说,自己小时候有什么难过的事情都要在外面哭够了再回家,因为回到家中她要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安抚歇斯底里的母亲。
长期的压抑,让她患上了抑郁症。
这类父母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以他人为中心,他们过于关注别人的感受和情绪,却常常给自己带来伤害。
《都挺好》中的父亲苏大强总是躲在苏母背后。
消极型父母表面上看来很无害,甚至还表现出对孩子的亲近。但是他们会默许更强势的伴侣做出恶劣的行为,就像《都挺好》中的苏大强。
在苏母责打、冷落明玉的时候,苏大强顶多只敢偷偷给明玉夹一个鸡腿,他既不劝阻苏母的不公正行为,也不能给明玉真正的帮助和指导。
孩子因为更讨厌强势父母,会转向喜欢和依赖消极型父母,但是他们在关键时候最想保护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这让孩子一方面感到再次被伤害(先是被强势父母伤害),一方面又会觉得被嫌弃是正常的。
被爱的人伤害,比被恨的人伤害更绝望。
这类父母最大的危害是,他们的围观和不作为助长了加害者的行为,变相让孩子接受受虐的命运,不再相信有人可信任。
苏母对于明玉来说就是灾难,明玉的一切需要或者努力在她这里都像不存在一样。更糟糕的是她伤害了明玉,却没有伤害其他孩子。
哥哥们都有鸡腿,明玉没有;
明玉备考复习时间紧迫,她让明玉给哥哥洗衣服;
明玉要买资料她不给钱,但哥哥去旅游她就慷慨解囊;
你是否活着,我都无所谓;甚至,我根本就讨厌你的存在。
被这样父母养大的孩子,成年后很难开口求人,而且容易低自尊,不敢相信自己还可以被人接受。
这样的父母,大多数是因为他们的情感发展在童年时就停止了。他们的童年可能是很悲惨的,被抛弃、虐待或者严苛地对待,没有与自己的父母建立足够的情感联系,成年后只能通过不断加深防御心理来应对早年的情感孤独。
比如苏母,她自己也是在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为了弟弟被迫嫁给窝囊的苏大强,而在终于找到爱的人时又发现怀了明玉。于是她把痛苦都投射到明玉身上。
这样的长大的孩子,不管父母曾多么可怕地伤害过自己,哪怕他们现在依然是那么顽固不化,还是想尽方法讨好他们,不惜豁出个人幸福不断为整个家庭付出。
但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即便你做了那么多事,拼尽全力,他们依然还是会有很多不满。
幻想破灭了,你会更愤怒和沮丧。
孩子会用角色型自我替代真实的自我。这个角色,是孩子认为可以让父母或者周围人感到满意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一个人通常无法总是带着面具生活。掩盖真实自我的结果,是让一个人丧失生命的活力和热情。
北大高材生王猛,就拥有同样的经历。
他最终忍无可忍终于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意识到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自己人格已经出了问题,于是申请读心理学研究生。
他第一次做咨询的时候足足讲了6个多小时,咨询师说他“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刚被拉黑的时候,王猛的父母还在气愤儿子的绝情,完全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
文章《你痛恨的父母身上,写着你未来的模样》,有个女孩看了以后质问,怎么可以恨自己的父母?无法想象。
文中女孩的父亲很暴躁,动辄就会打骂孩子们,但是她的母亲却告诉他们,父亲过得很不容易,教他们要爱父亲。
长期无缘无故被打骂会怨恨,这本来是最自然的情感,但因为对方是父亲,不但不能恨还要无比虔诚地爱,这内心巨大的矛盾怎么才能消除?
这个绝对不能恨父亲的女孩,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既然不能恨父亲,那就恨自己好了。不是父亲不好而是我不好,只有这样,才能给父亲打骂自己一个合理化的解释。
客观地看待父母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这种感觉就像你背叛了他们。
恨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学会爱自己,才有可能从治愈童年的幻想里走出来,获得真正的情感自由。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家庭的温度。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就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
父母不相爱的家庭,才是一切不幸的源泉,夫妻若不能相互成全,便是相互祸害。
每个偏爱,都有代价。多孩家庭的纷争根源,不是兄弟姐妹的分爱,而是父母的不公正 。
都说爱情不讲道理,其实亲情才最不讲道理。
家往往是最伤人的地方。
最能轻易把人击败打垮的,往往不是社会、不是职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所谓避风港的家。
《都挺好》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家都是家,不是所有的亲人都是亲人。以最残酷方式伤你,让你最无力反抗的,往往就是你最亲的人。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恭喜你,它会成为你一生的治愈;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很糟糕,你遭受的伤害,可能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如果命运发给你一手烂牌,没办法,只有想法把它打好。
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如果你觉得世界上的人都是好人,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所有的人。
有人说苏母自私自利,有人说苏母是非不分。可这一切恰恰说明:世间很多的恶是没有道理可说的。
即使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讨厌你。即使你没做错什么,依旧有人跟你过不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多时候并不成立。
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为什么苏明玉越变越柔和?想起了《奇葩说》——柏邦妮感叹:“一个心里有很多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马东却说:“你错了,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点点甜就可以填满。”
好人成佛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基本等于痴人说梦。苏大强作恶了43集,最后3集只释放了一点点好,大家就立马原谅他了。
这部戏告诉我们:做好人的成本是很高的,千万不要做老好人:“你每天都给一个人糖果,哪天不给了,他就会恨你。”我们要懂得有节制有拒绝的做好事,不要让别人对你寄予过高的期望,更不要培养别人一直索取的习惯,不然你的人生成本会非常高昂。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一个12岁男孩拿刀捅人后,起诉自己的父母。
《何以为家》(《迦百农》)中国内地票房破亿元,代表黎巴嫩入围上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片子反映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生而不养,养儿不育,何以为家?
很多人说这部催泪大戏根本问题在于战争,这个12岁的孩子爸爸,在法庭上提到了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循环往复。
影片的主人公赞恩一家挤在一间房,哥哥已经在监狱,妹妹被自己父母强制送给男人,为的就是换来一家人的一处容身之所。
赞恩弱小的身板,本该读书的年纪,一天到晚的打工挣钱。他的妹妹来了月经都不明白,任由血流。
最最让人心疼的是,他的妹妹被自己亲生父亲送给别的男人,那是个还不到12岁的女孩子,为了他们家不被租客赶出去,硬生生被她的父母,又推又打强制送给大她很多的男人,她的幸福就这样毁灭。
女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根本没有人格可言。买不起卫生巾,没有生理常识,自己的出生长大,都是用来换取别人的生活,可以随意的被父母嫁人,可以随意的被男人玩弄,相比而言,他们的生命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
很多孩子后天的行为人格,都离不开原生家庭,幸运的人,一生再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再治愈童年。
尽管有人可以成功逃离原生家庭,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人穷极一生也逃离不了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
生而不养,养而不育,原生家庭亏欠孩子的,他必将用一生来治愈自己的童年。
《都挺好》几乎是把中国式家庭里所有浮于表面的和谐、喜乐全部撕开、揉碎,把那些隐藏的、不堪的、刺痛人心的东西全部摊在人们面前,令人触目惊心,一边觉得残忍,一边又在那些疼痛里看到似曾相识的自己。
看着苏明玉的遭遇,我不禁想起两年前《欢乐颂》里那个被家庭硬生生拖垮的樊胜美。曾几何时,我们眼睁睁看着樊胜美被自己的家人压榨到毫无反抗之力。
我们都应该明白,那些所谓的涅槃重生,不过就是咬牙拼搏和与错误人生果断割裂的总和。
苏明玉之所以成为苏明玉,一方面是,当她意识到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后,毅然选择与病态的家庭断绝纠缠,独立生活;
而樊胜美既没有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的勇气,也没有活成自己的能力,她只能一次次寄希望于 " 嫁豪门 " ,寄希望于另一半的努力,所以,她的痛苦找不到消解的出口。
那些原生家庭欠了你的,那些缺失的爱,永远无法重来。
十二岁儿童弑母,这算得上是一件灭绝人伦的极端事件。
看到有很多网友异口同声的讨伐:建议凌迟处死!
处死这个12岁的杀母凶手!
悲剧源头,并非是这个12岁的孩子。
童年生长在一个有爱的家庭、和谐的夫妻关系,能塑造一个人健全的人格,和应对处理任何事物的能力、及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而拥有不幸童年的人,长期处在一个缺爱或压抑、放纵的环境,难以长出健全的灵魂,一生都会去努力修复治愈和填补童年的不幸。
这不幸包括对人际关系处理的影响、对工作抗压能力、事物处理的方式和态度的影响,甚至爱人和被爱的感知力、以及对下一代教育等方方面面,终其一生!
严重者会丧失人最基本的“共情能力”,最常见的表现则是:冷漠、自私、无感!
这个12岁孩子便是,给我呈现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没有了基本的共情能力。
孩子不幸的童年,最终毁掉了他,毁掉了他的母亲。这才是悲剧源头。
《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里说:孩子其实是张白纸,也没有所谓是非对错的观念,孩子的人格健全的塑造,方方面面都来源于父母。
有些家庭,当母亲的情绪无处排解时,孩子就成了精神上的垃圾桶。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共情、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那么其他都没有任何意义。
幸福的人生来源于一个有爱的家庭。
世上任何职业都需要经过学习和测试考核来获得,唯有为人父母是不需要经过考试的,这是一件多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