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埃里克森的五项原则
【I:个人理解】
在对话中我们常常急于表达自我,而忽视有效倾听。然而,真正的倾听是高效对话的基础,因为倾听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安全对话氛围进行有效链接的桥梁。
但是真正的倾听并不是我们平常的听,而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一种高效沟通的能力。在《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本书里,埃里克森的五项原则,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聆听平衡点,让我们的对话高效而富有能量。
原则一:人们本来的样子就很好;
原则二:人们自己就是实现目标的力量之源,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原则三:人们总会在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
原则四:看到每一个行为的正面意义;
原则五:无常为常,改变是必然的。
应用这些原则进行聆听,可以有意识地克服主观评判、推理、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沟通障碍,构建安全对话氛围、建立彼此的信任、为高效对话赋能。
埃里克森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的工作生活场景,例如公司主管对员工的对话,家长和孩子的对话。但不适用于有严重冲突的场景,例如有被侵犯合法权益的情景,或者有人身安全隐患的场景,你不是拯救者,忘掉这些原则,安全第一。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还没有来得及看到这个片段,恰好在今天下午和团队的一位讲师,就她主持的两期亲子绘本阅读训练营的活动复盘进行了一次对话。
在早上约她的时候,我提了三个问题:
1、通过这两期活动,你获得的收获有哪些?2、两期对比,你发现了什么?_?3、在哪方面可以做的更好?并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我原计划是,她根据我的三个提问将自己的真实的体验、感受、想法以及反思和我做一次交流,我想给予她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当我们面谈时,刚开始我还是以听为主,到了两期的区别的时候,我渐渐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对话中成为主要说话的那个人,而不是聆听。当我意识到自己偏离对话初衷的时候,也有意去拉回,让她去表述,最后在第三个问题中她不仅做出反思也做出了进一步的计划安排。
【A1+反思加工经验】
对于两期活动的结果,我自己的内心首先是有一个评价的,尤其是第二期的效果不甚满意,我自己并不想把它指出来,所以希望通过先提问后对话的方式让讲师自己做一个客观复盘。
在这次对话中,我相信她自己具备足够达成目标的能力和资源,也相信她的行为都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我还是没有做到真正的聆听,因为用内心预设的标准和高度去衡量对方的言行,而没有接纳并欣赏她本来的样子,以及相信她能够在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我会想当然地认为她并没有做出最好的选择。还有一点就是,改变不可避免,想一步做到极致和完美是不可能的。不管事情做的如何,可能会变好也可能会变化,都有空间让我们进行改变,只要足够赋能,就会更有动力和希望。
【A2:以后我怎么用】
看到《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个片段内容,我联想到《高绩效教练》那本书,对对话者充分地信任是关键。在工作中如此,在家庭教育中亦然。 家长经常以说教、评论、否定、批判、用自己的标准去进行衡量等方式来和孩子对话沟通,我们家长虽然是和孩子相处最为亲密的人,却往往看不见孩子真正的模样,因为我们不懂得去聆听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性格鲜明,情绪激烈的孩子更容易被误解。
今天儿子又被老师投诉调皮捣蛋爱打架了,他爸就是一顿骂一路骂回家,孩子刚开始还辩解,随着他的辩解他爸的骂声就更高,我也附和着批评了几句,儿子就低头不吭声了。现在回头想想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而不是被动地被批判。
【目标】:应用埃里克森的五项原则,明天和孩子进行一场高效对话,给孩子赋能
【行动方案】:
一、在对话前,在心里回顾五个原则:
1、接纳并欣赏孩子本来的样子,乐观开朗热情。
2、孩子自己的经历就是成长的资源;
3、孩子一定是跟随自己的内心的,在当下会做出他认为的最好的选择;
4、任何一个行为都有正面的意义,孩子调皮捣蛋是一个标签,正向可以理解为天性活泼;
5、孩子不可能时刻都是乖巧听话的,会有变化很正常,也可以变得好。
二、在对话中,用5W1h的方式积极引导孩子主动表述自己在学校中所发生的事情,不评判,适当提问,做一些反馈,静静聆听。
「思考」孩子更需要家长的信任而不是批判,我和他爸在倾听上的确做的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自己的对话能力因为情绪的波动而降低,给孩子更多的是打击而不是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