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真感觉到有时就是有时间写东西,却写不出来,无水可倒。激情在不知不觉中消磨。往事很多,现在已经是半百的年纪了,才发现回忆,才是我冬天最好的炉火。
我们在七十年代末期,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时的女孩心灵手巧,会打毛衣也很会用棉线钩袋子。钩的花样多,但很瓷实漂亮,拿来装铝制饭盒,和装菜的搪瓷杯。由于布票贵,没有衬衣,往往做一个假的衬衣领子。那时如果有一块尼绒丝的围巾,就很奢侈了。大部分女孩子只有棉布的围巾。大人如果手腕上带块表,会常常吸引到艳羡的目光。我爸爸那时工资相对较高,但也只买了块怀表。有空时拿出来看看。还是夺人眼球的。
那时我们是农场子弟,相对来说,比农村孩子好,放学不用打猪草,砍柴。由于只有八九岁,常常会到路边翻城里运来的垃圾。我们最喜欢的是捡到水果糖奶糖的糖纸,洗干净晒干夹到书里,过一段间糖纸又平展又好看。我们常常比较谁糖纸多。还有喜欢吹汽球。破了的汽球皮捡回来洗干净,拿来吹。还有好玩的彩色玻璃珠子。记得有一次,我们三个小孩到附近的公路边玩,不知不觉走得很远,天快黑了,是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父亲用他的二十八寸自行车,前面一个后面两个把我们安全送回了家。
八十年代初,看到有人穿滑雪衫,会好生惊讶,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衣服。那时有双丁字型皮鞋恐怕是很多小女孩的梦想。看到有同学带着折叠伞,感到好新奇。
记得有一次,我坐火车到县城参加运动会,第一次吃到火车面包,心想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好吃的食物。我读高中时,是八三年。爸爸一般一个星期给我2元钱。我可以到学校买一角左右的菜。二角的也有,我们是舍不得吃的。我很多山里的同学,因为路途遥远,基本上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有的时候,为了节省钱,他们不坐车,结伴走路回家。他们往往带来一大缸霉干菜,干菜里面,有很多的盐巴。在那个年代,一些同学基本上吃着干菜度过他们的青葱岁月,考上高等学府。
我们离家十几里地,周末常常因为人多车少,买不到汽车票,往往结伴走路回家。那时走路是种常态。大家说说笑笑,感觉很快到家了。
回想到现在,无论衣食住行,一切都那么唾手可得。我们忘记了饥饿是什么嗞味,忘记了衣服上打的补丁,忘记了冬天手上的冻疮。以前的冬天,那种冰是刺骨的,刻骨铭心的,不象现在的冬天。四季的感觉也没以前那么明显。小时候,青涩的毛桃,青青的没熟的葡萄,对我们说来,都是美味和诱惑。但现在的水果,虽然香甜,但已吃不出儿时的滋味。毕竟时光远去,载着儿时的天真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