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原文】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题解】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包含了“爱人”和“知人”两部分内容。前者具有人道主义色彩,后者则是古代人文精神的体现。
樊迟向孔子问过耕田种菜的事,不像孔子的其他学生一样把兴趣集中在政治上,所以他能明白仁即爱人的道理,但不能明白智者要有知人之明。“举直错诸枉”,即举拔贤才的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方面。
【注释】
①举直错诸枉: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错,通“措”,安置。
②乡((xiang ):同“向”,过去。见(xian)于:被接见。
③皋(gao)陶:舜时的贤臣。
④伊尹:商汤时辅相。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我的感想//
今天忽然感受到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了。
从小学习这些“爱”“知”的思想,成长起来之后更容易走在“爱”“知”的道路上。而越多人认识并懂得这些道理,成人社会相处起来也更简单轻松。
那要怎样可以做到从娃娃抓起呢?又怎样不跑偏呢?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