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有一个词叫`仁者爱人`,就出自这里。
樊迟理解了“仁者爱人”的意思,即人应该推己及人,去感受别人,所以没有再追问。接下来,樊迟问孔子什么是“知”,怎样才能算有智慧呢?孔子说“知人”,就是看懂别人,能够识别他人。
樊迟没理解。看到樊迟疑惑的样子,孔子又解释了一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选拔人才,要筛选正直的人,慢慢的,那些想走歪门邪道的人,也都能变得很正直了。
对于孔子的话,樊迟还是没听懂,但老师已经解释得这么详细了,他实在不好意思再追问就出门了。
他出门后,见到了优等生子夏,就问子夏:“我刚才问夫子什么叫作有智慧。夫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是啥意思?”
子夏说:“你真是赚到了,这句话多棒、多有营养!”子夏瞬间就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子夏说:“舜当年掌管天下的时候,在民众当中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德行不好的人一看,舜选拔的是这样正直而有才华的人,和自己不是一个路数,知道自己讨不到好处就离开了。”
“不仁者远矣”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不仁者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够不上选拔人才的标准,就离开了;另一种解释是不仁者没觉得自己不对,只是感觉不对路子,而去找更符合自己路数的领导了。所以只要把皋陶推举出来,就不用再多说什么,大家都知道了选拔人才的标准。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商汤从老百姓当中选了伊尹。伊尹也是一代名相。与舜选拔皋陶一样的道理,“不仁者远矣”。
子夏给樊迟举了两个古代著名的君王选拔宰相的例子,告诉他什么叫作“举直错诸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