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深深浅浅之间》应该是今年偶遇的一本非常实用且有启发性的书。
工作站定于暑假举行读书活动,在众多书籍中,我选择了这本最厚的书,当然不是因为它的厚度,而且它的知名度。我听很多同行提起过肖培东,他是何许人也,他的“浅浅”真的那么厉害吗?这本书也许能告诉我答案。
说书之前,我想说说我自己。六到九年级的语文,我都教过。十年时间里,不算有大成就,但是一路摸爬滚打,县里的片段教学比武、市里的说课录像课、省集体备课大赛、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这些拿得出手的证书,我也还是有几张的。遗憾的是,在农村学校,这些都是我闭门造车得来的,我以为自己挺好。
我深知我的奖来源于标新立异。就拿目前最高的奖项来说,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推到了教育部,虽然最终止步于省级优课,但我也挺知足了。毕竟,它是我独自孕育的结晶。我选择的切入点,是批注阅读,惭愧地说,这种阅读方法,也是我在参加国培后从前辈(彭湘坊主等人)手中“剽窃”来的,在县里,是独创,我相信在市里、省里也是少见的。所以,《七情六欲探人物 一批一注赏神话》这堂课能获奖,很大程度就是依赖于这个方法的运用。这堂关于 “女娲造人”的课文,我单纯地只是找有新意的地方,让看我的课的评审感觉到与众不同,这个奖来得并不地道。
后来,我又有过几堂花时间准备的课。一节是讲“三复”手法的,运用了群文阅读的思想,整合了多篇文章。另一节是融合语文与地理课堂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课,回头想想,我甚至连教学目标是什么都不太清楚。我满意的是这堂课实现了学科跨越,课堂变得多元起来。但实际上,还是在走别人没走的路,或者说,少有人走的路。
我脱离了教材,把课堂变得复杂起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