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志于道,据于德。”
【华杉讲透】:“「志于道」,是有志于大道。各种焦虑不安的根源都是没志向,所以要先立志,有志向,就能专心做事。做事前先问问自己的志向是什么,要为社会实现什么、留下什么。『据于德』,根据德的标准来行事。在「德」的标准上,我们一定要先主观,再客观。凡要求别人的,先要求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什么程度。”
今天这句话让我再次明白,「焦虑不安」的根源是没志向。
这两天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在走向『志向』,按照志向行事的过程中,它没有想象中的坚定,整个过程是充满摇摆的,在一次次摇摆中不断地坚定『志向』,直到完全「坚定」,不再摇摆。出现摇摆,对「志向」产生怀疑或是偏离的原因跟自己融入外部世界时,接收到的反馈和听到的声音有关。这些反馈和声音只是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的态度和观点。这里非常值得反思的是:我因为他人的这些反馈和声音,产生了摇摆的情绪和思绪。
这一方面让我意识到,我的志向还不够坚定,我对它还没有充满自信,说明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这种现象其实是正常的情况。就像对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首先要允许这些声音存在,其次是要做课题分离,这些声音跟自己的选择无关,它们只是他人对待这件事的看法,我在接受这个反馈的时候,我的情绪意味着我很在意他人的看法,我想要获得认可,而不是坚定自己,以管他们呢这种态度去做,全当玩呢。
今天这句话把我偏移的状态拉了回来,回到了「良知」上。
今天这句话让我看到了做事要遵循的先后顺序,首先是:『志于道』,其次是「据于德」。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做事前先问问自己的志向是什么,要为社会实现什么,留下什么”。
今天我才真正地明白,立志、所立的『志向』具体是什么。也就是思考:我要为社会实现什么,我要留下什么。
坦白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能为社会实现什么,留下些什么。
这里很重要的点就要结合今早学到的企业第二定律德鲁克的社会职能原理:“「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企业定位是定位什么?是定位我自己的社会分工,我到底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我能为社会实现什么、留下些什么,都是通过行动带来的「结果」。
我在这里突然体会到了『成果物思维』,华杉老师讲道“每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定义成果物。”
其实「立志」就是在定义『成果物』。
在行动开始之前,先把「成果物」明确了,接着就是按照志向专心做事就够了,把这件事做完,「成果物」也就出来了。这个『成果物』也就是我为社会实现的、留下的东西。
这里的问题是:该如何定义做事的「成果物」呢?
首先得先找到自己想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这是「立志」的方向;接着就是『格物致知』,研究这个「社会问题」,探寻本质,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解决方案,将其打包成产品/服务,提供给社会。『成果物』其实就是这个产品/服务的名字。就像一本书,它mai的是名字。读者需要通过「名字」找到这个产品,购买的原因是:里面可能有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的答案。
这里很重要的点是:怎么探究出社会问题的本质?
这里又要引用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X年计划》第43页讲道:“亚里士多德说:研究的首要主题,最主要的知识,是对目的的认识;而目的是每一种事物的善,一般说来,是整个自然中的至善。黑格尔说:目的就是美、善,是「第一性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以某一种方式安排好的,按照普遍的规律、思想、理性行事,才是最优越的,因为每一个事物的原理就是它的本性。……事物是有用的,是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的。但这个规定却不是事物自身所有的,而是外在于事物的。”
探究社会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研究「事物」存在的目的。这里就是华杉老师讲道的苏格拉底的「目的哲学」:“在这个目的性的概念里面,它还分为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目的性概念分为两个,一个是内部目的,一个是外部目的。”。
这里让我明白,事物存在就必然是有用的,但要探究的是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探究的原因是,只有知道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才能依据目的做事,把事物的有用之处发挥出来。这个『有用』指的不是“事物自身所有的”内在目的,而是指的是“外在于事物”的外在目的。
就像,从造物zhu的层面看,羊儿存在的外在目的是为肉食动物准备的,这是羊儿存在的外在目的;对于羊儿来说,羊儿自身存在的目的是:自由自在地活着,吃草在草原撒野。现代人圈养羊儿,图的是羊儿的外在目的,肥美的羊肉。
我现在渐渐地体会到,要脱离「我」的视角理解社会的运行,而是要从『造物zhu』的角度理解。社会这样运行必然有其规律,这个规律其实就是「星体」的运行。社会的运行是基于「母体」运行规律延伸出来的部分。我们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必然存在于母体的运行中,是真实的存在。
如何解决『社会问题』?首先要先投身于社会问题中,平日的工作其实就是社会问题的主要阵地。所以选择自己想做的工作很重要,因为工作本质上是在解决问题,如果解决的那个问题不是自己想解决的问题,不是自己的志向,就会很无感、很寡淡,因为从中体会不到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其次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行动和反思,一次次地从中感受「事物存在的目的」。不可能一上来直接抓到『事物存在的目的』,这必然是一个由「盲人摸象」到『唯手熟尔』再到「庖丁解牛」的过程。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X年计划》第63页中讲道:“我们对一个事业、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期待是什么呢?有的人会关注赛道的宽度,赛道够宽,规模才大。但是华与华方法是保守的,我们假定「干一行爱一行」,在哪行就做哪行,不东张西望,而是接受天命安排。我们的方法是基于选定赛代之后,而不是之前。而且我们通常不鼓励企业换赛道。第二个期待,就是在所在领域成为第一,遥遥领先的第一,最好是比第二道第十加起来还厉害。”
「干一行爱一行」其实就是此生出现在这个世界,天命安排好的自己存在的『外在目的』,实现它就是实现自身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志向」,最终为世界留下来的东西,也就是『成果物』。
这里很重要的点是:「天命安排好的」,也就是注定的,而非选择的。
「据于德」对我的启发也很大。
关于自己在社会中的摇摆,也有这部分。因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按『德的标准』行事,经常会在那种环境中、场景下,会有一些纠结,刚刚开始按照「德的标准」行事就想放弃。想要放弃的原因还是在关注「我」的内在目的,主要是利益的层面。
在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不论是对事还是对人,非常考验一个人『无我』的程度。无论是「志于道」,还是『据于德』都是对「我」的修正和调整。『无我』永远不是一种完成时,而是进行时,它的终点是:生命的结束。「无我」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中,选择放下「我」,通过每一次的选择,调整自身的神经反射系统的反应。
永远都不要向外要求,要要求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