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在学校的时候,本科的学生常常周末时放映一些比较新的、有名的影片。是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很简单,找到一个比较大的教室,打开投影的屏幕,就可以了。放的影片当然口碑是很不错的,都算是优秀的作品,且不说它们获得的各种奖项,单是内容、思想、语言、色彩、音乐往往都总有可取之处的。
又过了一两年,这样的活动就少了。好的、新的片子学生们大多早在电脑里看过了。没有了好奇感,去观看社团播放电影的人就少了。看的人少了,组织的人也就少了。
时时怀念这样的氛围,跟学生们一起看,免去费神的选择,去影院还要选择,去了看着不好既失落又损伤荷包,即使不算很贵的影票,在学生收入中还是占有“较多”比例的。在学校看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而且往往看后感觉都还是不错的,重要的是在大大的教室里,坐的满满的人,随着情节或哭或笑,满满一教室的热情。总之这样的时候后来几乎没有了,不知往后的学生们又会“发明”些什么样的类似的活动?
并不是想聊聊这种活动。而是记得有一次学生们放的片子叫《艋舺》。当时感觉很是奇怪的一个名字,可能第一印象因为它不出名,也可能正有别的要忙,就没有看。
看是没有看,却留在了脑海里,时不时的跳出来,引发的总想着看它一遍。前些天,心血来潮,果然又把这部影片翻出来看了。
“艋舺”是台湾商业区的名称,词语意思大约是小船聚集的地方。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名,名不见经传的阮经天,虽然以前看《爱上琉璃苣女孩》,还有电视中很多的“可爱多”的广告,知道这个演员。
影片说的是几个高中生的故事,我想到的却是我的初中。
初中的孩子们太懵懂,不知该怎样,初中时的世界很小,小的只有每个人自己,以及周围的三五个好友,最多还有功课学不好时各科老师的谩骂;但初中生的世界也好大,大的好像全天下都是他自己的。
高中不一样的多了,高中会有好多的孩子开始思考高考、大学,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直接得多也功利得多了。
大学里的学生刚从高中走过,中学时期的感觉还很浓烈,要抓着青春,或者抓着青春的尾巴。所以影片于他们也算轰轰烈烈地再重温一把中学时期。
初中时期,正处青春期,精力极为旺盛,过剩的精力无法发泄时,总转化成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叛逆,比如反抗“权威”,偏不听家长的,不听老师的,组合聚合在一起,乱晃、打架,似乎努力地要使自己从众人中突显出来。以为那样能给人光辉的形象。可那时正是容易没有自我的时候,不会思考的时候。
只是人生的一个时期罢了,没有否定和嘲笑别人的这个时期,也不再否定和嘲笑自己这个时期,只是静静地面对,温和地看着。看着看着发现很多当时觉得可憎的面目竟都是那么的可爱。当时在自己周围的同学们也曾走过那个时期,又过了十几年,都已过而立,为人父母了。突然会看开所有,所有当时认为大的不得了比天还大的事、那些争斗冲突都只会换来嘴角向上一翘,有些无奈又有些温暖的笑。
我在很普通的初中,当然是很比不上北京的中学的,学生也不会超级聪明,软件硬件的条件也不是特别好,学生也不是多么的见多识广,只是很普通。一个班的活动常在一起,班里的学生们有学习好些的一堆,有学习不好的一堆,有处在中流默默无闻的一堆。学习好的一堆,约十个左右,但这十个也都看上去面和心不合。学习不好的一堆,关系互相看上去倒是不错,打扮也光鲜,常会逃课去玩耍,把逃课看成他们骄傲,有时只是叛逆、只是为了让家长和老师稍微注意他们一些,有各别几个还仅仅是为了跟风,为了显得他很光彩。他们玩的内容终究也不会很过分,只是为了发泄那些没办法用到学习上的精力,以及无意识中显露出对自己学习不好的自卑。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一堆的,抑或哪一堆都是,抑或哪一堆都不属于。当然肯定还有别的派分法,不过当时似乎没看太明白,现在也难再看到了。各有各的独特,可惜老师们不知道,像是没精力去知道。
流年易逝,人年龄渐渐变大,互相离的越来越远,互相间的消息越来越少,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观。管中窥豹看到的点点讯息也只是:他们都不再拼命地追求所谓的人前的光鲜与霸道,只求个平平安安就一切都好。经商的不会赚特别多的钱,做官的也不会做特别大的官,为学的读到博士后的都没有……没人像《艋舺》里阮经天说的什么“混黑道当大哥”,男孩子们的“黑道”跟小女孩们的言情小说公主王子一样是白日梦的幻想,当时的幻想并不妨碍其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发泄与疏导聚积起来的过剩精力。
无论当时是什么样的孩子,他如今所处的状况,是当时以及之后十几年多年的原因形成的,如今对当时来说是后话,只不过是实现了的后话。也无论是哪种生活状态,能做他自己就是最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