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手教师》魏老师有这样一段话:在小学阶段,传统的课程过于精确,不够浪漫。因此,小学阶段需要补充差不多一半的课程,以便滋养学生的生命,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就语文为例,死学生字,死背课文,这样是不行的。必须用大量的故事,海量的阅读,来刺激学生潜在的可能性。读来深有同感,现在我们这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陷入了一个瓶颈期,语文老师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或者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因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又加上判断老师的标准是分数,所以好多教师都是围绕着课本进行,课本的生字写了100遍,讲课听听都是在学习生字。很少有教师陪同孩子们一起写作的,讲作文也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头理论,唯一的绝招,就是让孩子们背一些作文,还有的教师,批改作文是给学生吃的分数,试问这让的批改方法,怎样能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或者应该改造的部分,这样是教师应付的表现,或者说教师自己也提不出可供操作的建议。用分数来掩盖某些缺陷,这样的话,批改作文数学教师也会批改。考试时,孩子们背了一些作文,就开始了把背诵的写上,这样孩子们的作文水平能有多高?生字、作文就这让被语文老师搞定,哪有通过从根本入手的,这种短平快的策略在考试时也有效果。哪有机会让学生思考,哪有机会让学生三遍五遍的改写作文的。没有时间,生字的任务让教师投入了无限的精力。
原来我在网上看到了韩兴娥的海量阅读,深受启发,和校长商量后说那样吧,一下让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怕任务大,就先推行《日有所诵》吧!结果征集语文老师的建议,语文老师纷纷反对,就课本上的任务还完不成,还增加什么任务?大家都怨声载道的说道。这个任务还没有执行就被夭折了!
我一名数学教师也不敢多言了,否则会招来更大的风雨,“你试试教教语文。”“你一教就知道了。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要疼的人。”我也告诫自己,闭嘴。否则会成为“众敌”的。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有很多不满,也不在开口了,在课下还是改给孩子补充什么,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吧!只是想想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学生在校好多时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培养了一些会考试,缺不会思考的“机器”。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