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之完结篇
01 前 言
坦率讲,读过不少管理书籍,唯此书最能让我安静。没有心潮澎湃,没有犀利的言语,没有所谓的技巧,没有鸡血蒙心,只有简单却触及内心的思想及循序渐进的逻辑,能让人感觉内心安宁,却充满力量。越读越明朗,越读越清晰。难怪被很多人奉之为圭臬,成为“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书籍之一。
我越来越觉得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或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本书,一句话。而是在经年累月的沉淀、思考后的犹如滴水穿石的渗透。 N多年前对此书浅尝辄止,并未留下任何有效的记忆和感悟。如今再读,却能有一些不一样的领悟和收获,细想来,其实是建立在之前所读书籍的铺垫以及人生阅历的增加。
比如《认知觉醒》,直击人们成长中的痛点,揭示成长的底层逻辑,让我们开始系统关注成长性思维,关注认知,专注、反思;了解了触动式学习的益处,甚至开始体会成长还要有清晰的情绪……时下,我仍旧会经常随手拿出这本枕边书,再思考一下其中的内容。
稻盛夫子说“我们要努力,不懈地努力,不惧苦恼,把人生当做磨砺灵魂的修炼场”。给了我们正心的力量和人生出场应该有的正面姿态。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同样是一本充满顶级智慧和思想的书。德鲁克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管理者的起点和路径,什么叫有效,什么叫做对的事情;
对自制力的认知让我们感受到失败往往源于内心世界的不够强大和稳定,我们还不能真切地认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以及给与自己孤注一掷的勇气……
很多人感叹,读书有什么用?有一个经典的答案:脚步丈量不要的地方,文字可以到达;哪怕深陷泥泞,也可以仰望星空。书中不一定有黄金屋,但一定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读书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一定会给我们冲破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七个习惯教导我们成长应是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及人际关系的成功,实现个人的成长。这也是我觉得本书之所以伟大之处,于朴素、正义中蕴含的自我改变的力量和能量。让我们知晓真正的成长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成长模式。让成长找到扎实坚韧的根基和土壤。而非沉迷于有些舍本逐末或治标不治本的技巧,以及追求速效、捷径的歧途。
书中用“成熟模式图”将七个习惯和人成长的三个阶段融会贯通。让我们理解到七个习惯不是零落、分散的心理法则,而是符合成长规律的、循序渐进的、高度整合的方法。在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的三个阶段中,我认为独立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分水岭和关键阶段。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3个习惯是关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成功的习惯,是我们由依赖到独立的基础。通过这3个习惯的坚持,学会从知识技能上的独当一面,从思想意识形态上独立思考和表达,从情感上能自我控制和管理。简而言之能做成事,能有主张,能掌控自己,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独立的人。只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成熟人,才能聚焦更大的贡献,更大的影响圈,个人自愿才能分享和被分享,才能更好地依托知己知彼、双赢思维、综合功效的习惯,向更高级的成熟(互赖)迈进,体现公众领域成功的价值。
02 高效能从积极主动开始
在七个习惯中。脑海中瞬间只有“积极主动”这一习惯凸显出来。我意识到七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对我的触动其实是最大的。
一直觉得自己有些保守,没有什么创意,但总体还算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不愿意被动接受或躺平。读过此书,才觉得自己之前对积极主动这个习惯的理解肤浅的。也真切感受到为什么积极主动,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词语能够成为个人愿景的原则,积极主动为什么必须是高效能的第一个习惯,也是最基本的习惯。
通常理解的积极主动,往往是指一个人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主动会去介入或解决一些事情。但积极主动的内涵并不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表象的乐观态度或者前倾性行为,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面对外界刺激,是否能自由选择回应方式的能力。
低层次的积极主动,在顺境时看不出问题,但一遇到逆境或者杂乱无序的信息,甚至与其所想不一致的冲击时,便瞬间暴露短板,产生本能的情绪反应,让人丧失判断和理智,甚至做出出格的行为。而真正积极主动的人,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意志和反思判断能力,拥有良知和符合自己身份的立场,并以此选择或调整自己的行为及回应方式。
简单讲,积极主动于个人是对自我负责的选择性态度和行为,也是对他人及外在环境的主动性的正向影响和改变。拥有强烈的自我改变之驱动力的人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这种自发进取的驱动力一定是我们建立所有习惯的基础和最宝贵的源动力。
意识到这一点,方感到自己的主动性或积极性真的是欠缺很多。对于很多事情都带着被动消极的因素,和孩子老公沟通,没有一点耐心,一点就爆,甚至不以为自己有问题。遇到困难和问题,觉得障碍或障碍太多,也会让自己泄气或妥协。何尝不是消极呢。
积极主动的人,是一个有自我愿景规划的人,是做事操之在我的人,永远不会被动。会提前做好布局和掌控,有目的有规划,更专注影响圈,即便不成功,也会自我反省,吸取经验和教训。
积极主动的人内心不会允许自己或自己的工作默默无为,被他人和环境所困。在困境中,永远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往无前的斗志,拼尽全力证明自己。
积极主动,不是情绪的一时冲动,而是从思维意识和心理动机上就要有改变的强烈愿望,并全力以赴。因此,高效能、好的人生一定起始于积极主动的心理态势。要努力做一个内心笃定,积极主动的人。因为积极主动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03 清晰自己的“终”
在所有的章节的学习中,习惯二以终为始的内容给我的压力和困惑是最大的。归根结底是因为内容触及到了内心深处的混沌。因为之前从未清晰地或用心地思考过自己的“终”到底是什么,亦或根本没有这个终。每天都是用过好每一天,不辜负每一天来安慰自己,自觉还行。现在想来,没有终的方向指引,哪怕是你再努力都有可能是驴拉磨式的原地踏步或得过且过。
在我理解,“终”就是终极愿望或使命,也可以通俗地解释为目标。于公司而言是公司愿景或使命(公司存在的理由),于个人而言是一个人的坚守的信念和规划(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做什么事)。思考并明确自己的终,清晰自己的终,判断才会准确,行为路径才会清楚。
书中说以终为始最好的方法就是完成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我理解个人使命宣言其实就是要明确自己的处世哲学和行为准则。并以此为宗,与自己及周遭相处。当你开始思考这个终和个人使命的时候,会发现它时时刻刻在影响并矛盾着我的思维和行为。
有时候看着家里的熊孩子很想爆发,但这个时候总有个声音在问我,你想干嘛!你想要什么结果!你只是想让他认为你是对的!无非是想让孩子接受你的观点!当这样的声音出来时,就会促使我思考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母亲,家人?我希望有个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我会慢慢冷静,思考我的终应该是什么?我应该坚持什么?放下什么?忍住什么?我应该怎么做?在这样的矛盾中,蓦然发现自己真的可以不再那么焦躁,不再那么生气。我相信在不断地思考中,这个终的路径和影响会越来越清晰,对我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大。
一个人的内驱力来自哪里,就来自“终”。这是我们在选择、攀比、磨砺、迷茫中的信念,是心中的火。一个因情绪或外在而调动的行为或者暂时的习惯必然会因情绪或其他原因而放弃,但因心中的欲望之火而点燃的习惯一定会长久。所以,习惯二以终为始才能成为个人领导的原则。
之前追过一部剧《风起陇西》,一部豆瓣评分起初比较低的剧。当初我很好奇,一个好导演+好作者(马伯庸,我很喜欢他的书及缜密的逻辑及人物层次)+一众演技派+好制作,怎么评价不高呢?看后我猜想不少人弃剧大概是因为过于还原的粗朴的服装道具和人物造型无法贴合自己对当下古装剧的审美,繁琐的历史背景人物和不确定性的人设无法满足很多人的快餐速食文化。但这部剧却有让我感动的大情怀,这是一部三分天下烽火四起中的谍中谍,人物层层陈设中时时隐含家国情、夫妻情、兄弟情、师恩情。剧中主配角都是矛盾的个人,在两难中艰难地抉择。但最终能支撑起他们的都是个人心中的信念。冯膺为复兴汉室的使命甘愿背负千古骂名,舍生取义。身份扑朔的陈恭在谍战生涯中,亲历妻死,在国家大义前不得已要杀兄弟递投名状,顾全大局而背叛恩师,倘若他心中没有强烈的复国大业信念和职业的使命,断然不可能有如此痛且清晰的选择及行为。
一个人终极的信念和目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全盘考量,问过自己心之归属的,是我们愿意承担后果和责任的一个方向。而不是走哪算哪,听之任之的,无法预知的恐慌,也不是所谓随遇而安、听天由命的自我安慰。总而言之,行走的路上,“终”就是我们的罗盘。真正让我们做到行为心表、言为心声。
在以终为始或寻找终的实践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经常反观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你真正需要什么,你觉得什么最重要,你希望达成什么目的?你会摒弃什么,你做的怎么样?我是否需要调整?其实真的挺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但这就是修炼和提升的过程。
最后,还是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书写并导演自己的人生剧本,过有品质的且清晰的人生!
04 关于效能的思考
七个习惯旨在是帮助我们成为一个高效能的人士,让个人成长,让生活和工作品质提升。七个习惯都能产生效能,效能二字贯穿本书始终。效能始终基于产出/产能平衡的基本原则。这一效能原则对我的思维认识也有着莫大的提升和改变。使我认识到,希望有一个持续的好的产能或结果时,应该遵循此原则,以此为原则从哪些方面入手,而不至于做出杀鸡取蛋或者顾此失彼的抉择。
首先,着眼点必须关注产出的主体,而不仅仅是产出本身。
如同书中所说的鹅生金蛋,我们应该始终关注的是生蛋的鹅,而不是只盯着金灿灿的蛋的诱惑。主体弄错了,往往就会本末倒置,甚至不择手段。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在我们内心或行为上是极其容易忽略的。希望孩子有好的发展,但总是唯孩子的考试成绩论,忽略其内心及其他方面的成长。一味埋怨下属不给力的时候,是否从下属的角度思考过原因?部门绩效考核,是否过度关注分数及结果,而忽略了某一KPI的目的?所以,产出的主体和事件本身的目的正是我们解决问题首要思考的事情。
其次,应基于原则思考产能提升的方式方法。
产出一定要有匹配的产能,那么什么才能决定产能呢? 产能即是可以有产出的资产或能力。不管是家庭、社会或工作关系中,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产能载体。所以,对人的长期投入才是提高产能的基础。如同书中所说,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和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
而习惯七:不断更新,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这4个层面恰好给了我们投资自己,平衡地提升自我的方式和路径。非常落地且清晰的内容,是我们进行个人产能投资的行动指南。我对这4个层面的体会有以下三点:
A 休戚相关,应兼顾而平衡:
四个方面各司其职,不可顾此失彼。身体不好万事莫提,身体健康,有助于提升心智发展,也有精力融入社会。拓展的心智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和逻辑能力,平衡才能引导我们各方面朝着更优的方向螺旋前进。
B 人生投资永远是积极主动的第二象限:
这四个层面的活动都不住在我们抓心挠肝的心里。都是第二象限的事情,重要非紧急。所以,他们不会主动现身。唯有我们积极主动地出击才能完成,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这也是最值得我们投资的东西,也是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人生投资。切记一定要主动出击,不吝时间。
保持身体的健康不是一定要去健身房,拥有强烈的锻炼动机,可能随时随地都可以想到进行身体的活动和锻炼方式。
精神层面的活动体现人与人差异化。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读书、写作、冥想、打坐、元认知反观、忏悔祈祷、甚至与高人交谈、享受孤独等方式。实现内心精神世界的吐故纳新和新陈代谢,获得精神的力量和自我鼓舞;抛弃掉内心的恐慌和不确定性,坚定信心和需求;对精神层面的活动也不必刻意选择时间,只需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积极介入,感知到积极的思维和反馈即可。
智力层面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也包括认知的提升、思维的拓展以及逻辑的建立。坚持广泛地读书涉猎学习、专业的钻研探讨、向优秀的人请教、接受各种教育训练、甚至传播分享等等我觉得都有助拓展我们的智力。有时可能会感觉很枯燥,甚至觉得浪费时间。但这些信息的积累和储备总会以一种默默无为的方式为我们日后的行为输送能量。
社会/情感层面的活动,往往不太会引起我们的在意。但却是我们进行人际链接的基础和情感账户投资的重要方面。书中有句话说“服务是我们向允许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特权缴纳的租金”。这句话说得忒走心了,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也好,服务亲人或者周围也罢,都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和功利之心,只要力所能及,付出真诚的情感和无条件的爱无悔无怨,足矣。也没必要在意自己是否有影响力或者人微言轻,只需要保持双赢与兼容的思维模式。能够为他人带来正面的思想、积极地氛围、有建设性的行为和方法就是好的情感活动。能让自己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安全、温暖和力量,就是有价值的情感活动。这些不仅对外人,对家人、对工作、对团队都是适用的。
C个人效能的提升没有捷径,唯有螺旋前进。
唯有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再坚持的过程。没有捷径,唯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螺旋渐进,方可守得云开见月明!
最后总结一下, “七个习惯”不是用来学习了解的,而是用来修习的。它指导我们从自己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心理动机,彻底地进行改变,不要妄图去想着怎么改变他人和环境,因为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自我完善!
人最大的快乐并不是得到,满足或拥有,而是成长。成长是内在力量与精神的契合,不惧恐慌,不畏责任,不忧失败!成长是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