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就在我家乡的附近,是邯郸周边最负盛名的历史名城。《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发配在这里,卢俊义、燕青出身此地,而我最近又在读唐诗,里面凭古吊今的诗句,令我对大名府心存向往,好想亲临其境,与之共鸣,万一胡诌一两句诗句也未可知。
于是选择良辰吉日,取道邯郸、成安、魏县,于上午11点多由西门乐意门骑行进入大名府。
与平遥古城、永年广府不同,大名府的街道既没人为的去模仿古代的建筑,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样式,而是各个时期的建筑同时存在,既保存了古建筑的原貌,又体现了各时期建筑的风格,让游客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比如刻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几个大字的供销社,一下子让我回到上世纪60、70群情振奋年代(我是70后,对那个年代多少有点印象)。杨家贞节牌坊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让我们领略了明代真正的历史遗迹。还有国民党时期修建的临街二层店铺,向人们展示着这个城市曾经的过往。
除了沿街的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便是位于东街的大教堂。这是我见到最大的教堂(恕鄙人游历的地方不多,孤陋寡闻)。后查阅资料才知,这座大教堂是当时中国第二大教堂,也是河北省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除此之外,便是位于西街的卧龙槐。卧龙槐的树龄大约有千余年,相当的古老。树老便成仙,卧龙槐上缠满了红布,香烟缭绕,有求比应。
我在大街上漫无目的闲逛着(没有做旅游攻略),寻找着历朝历代的府衙,无果。我便问当地的一个摊主,他说,那些早就没了。听到这个,让我觉得有些遗憾,没有历史遗迹,那来的与之共鸣(后来得知此时的大名府为明朝时期修建的,而北宋时期的大名府于一场洪灾中埋于沙尘之下了)。于是沿街向北出发,打算到新的县城,找家小吃点,吃完饭后,打道回府。
我正走着,突然发现一家毫不起眼店面的牌匾上书写着“二毛烧鸡”,原来鼎鼎大名的二毛烧鸡竟然出自这里。很想买一只正宗的二毛烧鸡(我家的旁边就有一家),无奈路途遥远,怕背包的负重太大,只好作罢。
大名的县城与大名府的北门隔河相望,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街边的一个饸饹铺前排着长队。我想人多,生意就好,饭肯定好吃,于是决定就在这里打尖了。确实是,饸饹面香,汤的油大,当地人另外再要一个包头,掰开蘸着汤吃。趁吃饭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大名人,男的特俊,女的也特美,有气质,怪不得说,大名是人杰地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