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是被讨厌的勇气姊妹篇,也是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共同著作的阿德勒哲学课之二。
同样一个年轻人和哲人的对话,这次对我最大启发的有:
第一章: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听上去是不是很奇怪?深入读下去才发现,原来过去发生的事情其实都不是完完全全的坏事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好事,如果现在你的心境是负面的,就会一遍遍回想那些坏的部分,但是当你抱着“世界很安全,人人都是我的朋友”这样的想法的时候,相应进入你的记忆的都是那些好的回忆。
哲人的三棱柱上其中两个面上写着: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多也是这两种情况,但是三棱柱上第三个面上写的字才是人生的关键:以后怎么做。
第二章对我启发最大的是: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其实他们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所以他们的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第二个阶段“引起关注”
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是他们的世界观。积极的孩子和消极的孩子又有不同表现,积极的孩子会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消极的孩子则企图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特别的地位。比起被无视, 被批评要好的多。…哲人说,其实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孩子活的很简单,只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本身就很有价值,不需要特别就好。
第三个阶段“权利争斗”
第四个阶段“复仇”
第五个阶段“证明无能”
后面三个阶段我每看一个都不寒而栗。最后一个阶段的孩子即使专业人员也很难帮助啊。
然后哲人问了一个问题,批评的目的其实不是在*纠正孩子,而是厌烦了用语言个和孩子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接了当的令他们屈服。
孩子们会在你使用暴力的时候无意中洞察到其实“这个人很不成熟”,并且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
所以我们不要去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正视眼前的可以改变的事情。
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告诉孩子们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 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第三章,阿德勒和其他流派很大的区别是他反对表扬。
为什么呢?因为表扬会带来竞争,更多的孩子会为了表扬而去做一些努力,会把其他人视作敌人,而不利于共同体的进步和发展。阿德勒主张横向关系的民主心理学。
还有一个让我震惊的点,教育者不能教育好孩子的挫败感,其实真正的烦恼是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自己的价值,通常被称为“弥赛亚情结”。
高声怒吼也是自卑感的表现。人受到自卑感刺激的时候就会想用愤怒的感情进行解决。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第四章:付出才有收获
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互相理解,所以只能选择信赖。如果不能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才无法信赖他人。
能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贡献呢?
信赖眼前的人 与眼前的人交朋友。
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啊,不亚于那句三棱柱上的第三句话,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飓风。我们主动迈出的这一步,可能会带来无限的潜能。
第五章 选择爱的人生
这一章看了好几遍啊,不断颠覆自己的认知。
爱,从父母之爱到亲子之爱,很多时候孩子看似叛逆的选择,其实还是被拘束在别人的看法之中…自由其实还是不自由,只有大胆去爱,不去等待有担保的爱,才是真正的自由。哇,醍醐灌顶。
幸福既不是我的幸福,也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如果要得到幸福,就要抛弃“自我”。
不存在“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如果你一定要想是存在那个人,其实你是在排斥面前有可能的其他一切人,并且觉得自己是不够好遇见那个人。其实只要大胆去爱,不要等待邀请你起舞的那只手,而是主动牵起一个人,尽情起舞。
你的幸福由你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