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成功坐上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本来按照朱元璋的设计,朱棣是没有资格染指皇位的,朱棣及其后代应该是永远镇守大明边疆的,但是由于朱允炆急切的削藩,导致朱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造反而且还成功了,因此朱棣还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
在古代严格的礼法之下,朱棣无疑是乱臣贼子,但是就是这个“乱臣贼子”创造出了一个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永乐盛世,且鉴于他在位期间的文治武功,他也被成为“中国最后一位世界大帝”。
说朱棣是“中国最后一位世界性大帝”,无疑把朱棣以后的所有皇帝都否定了,朱棣之后明朝还有十三位皇帝,清朝十二位皇帝,再加上明清相交之际,总共有30多位皇帝,就连清朝最负盛名的康熙皇帝都没能得到这个称号,可见朱棣“世界性”的含金量之高。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朱棣继位后对大明朝内部的贡献。
朱棣继位之后,励精图治,在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惊人的成绩:
政治上:朱棣延续朱元璋时期制定的政策并继续执行削藩政策,改革官制机构,设立内阁和东厂,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朱棣五次亲征蒙古,加强对边疆的控制,迁都北京,成为明朝“天子守国门”第一人,在明朝的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西北设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经营南海,占领安南,设立远达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
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恢复并正式建立市舶司,开展对外贸易,设四夷馆翻译各国语言文字,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约3.7亿字。
一系列的文治武功,使得朱棣在位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那为何朱棣又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世界性大帝”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件事可以让朱棣称得上是“世界性大帝”,一是派遣郑和下西洋,二是永乐十九年的大阅兵。
(一)郑和下西洋
整个明朝也就朱棣在位时期海禁较松,朱元璋继位后由于倭寇在沿海为患,朱元璋便下达了严格的禁海令,朱棣的永乐年间松弛下来,之后明朝的海禁又严了起来,海禁政策大大阻碍了中外之间的交流。清朝更是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满清处处挨打,被列强肆意欺负。
也就是说整个明清时期,也就永乐时期海禁松弛,郑和下西洋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暂且不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什么(一种说法是为了查询建文帝的下落),光是下西洋的意义就足以使朱棣称得上是世界性的大帝。
永乐、宣德年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沿岸。
每次下西洋,郑和都会加强与当地的联系,展示大明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上经济利益的刺激,明朝主导的朝贡体系不断扩大。每次下西洋回来,郑和都会带回来沿岸各国的使团来朝见大明,以此加强各国与大明的政治、经济联系。
第六次下西洋回来时,郑和的船上载有16个国家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属。到永乐晚年,来大明朝贡的国家多达60多个,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秩序由于是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故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
此外,为了与各国来人交流,明朝还在京城设置了四夷馆,专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此后的永乐一朝中,先后有四位海外国家的国王泛海而来,其中有三位留葬在了明朝。
所以郑和下西洋带来的“万国来朝”局面使得朱棣足以称得上是世界性的大帝。
(二)永乐十九年的大阅兵
《左转》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的是公祭仪式和军事行动都是国家大事,永乐十九年的大阅兵就是一件大事。
永乐十六年,明朝以陈诚为使,出使中亚,随后,中亚、西亚国家均组使团随使团回访。永乐十八年七月,这支云集了20个中西亚国家、人数多达600人的使团抵达嘉峪关,朱棣派遣6000精锐骑兵一路护送,沿嘉峪关经明朝九边军镇“参观”。
在每个军镇,明朝都特意派遣在明军中的蒙族、回族军官接待,介绍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明朝虐待蒙古和回纥人”的谣言不攻自破。而明朝“九边”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在各国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永乐十八年,朱棣在北京皇宫接见各国使臣,诸使臣皆行叩拜礼,唯独帖木儿国使臣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坚持行鞠躬礼,朱棣却并不在意。两个月后,各国使团接到通知,朱棣将在北京周边开始大规模的“狩猎”,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
永乐十九年,朱棣调集10万大军汇集于北京周边的怀来,从三大营中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心挑选了大批精锐相继表演了明军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史载“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
这次“观礼”的各国使节来自27个国家。明朝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后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单是帖木儿帝国,终明一世向中国派遣使节的次数就有60多次。
此次大阅兵无疑是很成功的,明朝自朱棣以后的历代帝王以及清朝的所有皇帝在这一点上都不如朱棣,所以从万国来朝和明朝大阅兵带来的影响来看,朱棣被称为世界性大帝毫不为过。
(三)我们再来看一下与永乐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地
永乐时期的世界各地,也在发生着不同的事情,欧洲的英法两国正在进行战争,德意志帝国四分五裂,昔日盛大的罗马帝国已是日薄西山,马上就要走向灭亡。此时的美洲地区仍然是印第安人的世界,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还有100多年的时间。
小结:
所以明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郑和下西洋带来的万国来朝局面和永乐十九年的大阅兵足以让朱棣成为“世界性的大帝”,这种盛况自朱棣后明清任何一个皇帝都没能达到,即使是清朝最负盛名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所以称朱棣为“中国最后一个世界性大帝”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