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课。童年是一首歌,它的旋律里有鸣蝉的主唱有蝈蝈的伴奏;童年是一幅画,它色彩斑斓地画过蝴蝶的舞姿蜻蜓的翩跹;童年是一首诗,它的平仄里有青草地的脚步掠过天空的目光。你的童年做过哪些趣事呢,能不能分享给大家。清代作家沈复的童年也做过类似的趣事,让你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不禁陷入沉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自传体散文《幼时记趣》!
2齐读学习目标。(评价)
3配乐听读课文。同学们在电视电影里有见过古代私塾老师或者学生背书的情形吗?外表看是摇头晃脑沉浸其中,其实古人读书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能够读的入情入理。所以同学们在听读时,除了注意字音之外,还要注重节奏、语速和情感。古人又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你要随手在文中适当的做出圈点批注。
本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激越昂扬的,还是闲适愉悦的?对,把握好感情基调,你就成功了一半。好,现在时间交给咱们同学,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读错不读破,语速舒缓感情闲淡自得。真是人声鼎沸,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可是“听竽”老师不做齐宣王,老师喜欢听独奏,现在我挑四位同学接力朗读,其他同学呢,就洗耳恭听,准备纠错或挑战。(1234依次朗读课文的四个自然段)
这四个同学各有千秋,都读出了语文味。可有没有瑕疵呢?你来点评!噢,这个字应该读作jiang,为什么,你看了课下注释是吧,那你给个更充足的理由,对这是一个通假字,要读它所通的那个字的读音。我们在《郑人买履》一文学过哪个通假字?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学会归类寻求规律,这些规律其实就是学习语文的秘诀。
4文言文学习有两大基本功是会朗读会翻译,现在我们的四个小组按组别依次来翻译课文,一组一段,要做到字字落实,句意流畅。会学习的同学,往往也会发现重难点,会找出规律,会提出质疑。记得有问题问老师,但我只回答有价值的问题哦!时间是三分钟,能通畅的完成翻译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
时间未到,小手如林。那老师就来出几个字词句翻译请教一下在坐的小老师们吧。翻译“明察秋毫”“以丛草为林”“鞭打”“观之”。其实这几类词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他们涉及到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重点成语,这些都是文言文的考点。
5漏掉题目忘翻译了,“幼时记趣”那你知道题目什么意思吗?有人说,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能眉目传情,题目中哪个字是本文的文眼呢?对“趣”字提纲挈领。同学们找一找本文写了哪几件趣事,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成四字短语。可以小组讨论,集体的智慧在交流碰撞中会散发更迷人的光芒!
“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分别是二三四段的内容。那老师再问一下,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统领全文,使文章的结构鲜明地呈现总――分结构。)
老师有个疑问,你平时喜欢蚊子吗,你会留蚊于素账中还是立马就让它死于你的神掌之下呢。可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做呢?还有“蛤蟆”就是青蛙,本是益虫,还“鞭打数十”,这是不是好赖不分啊?山林不过是丛草,作者却能在神游其中,你也曾做过类似于这样的自得其乐的事,比方过家家的游戏,看来童年的我们都有着怎样相似的天性呢?在作者的幼时趣事里,藏着一个怎样的幼年沈复呢?请你有理有据的说一说,不妨参考句式:从“ ”我读到了作者的“ ”。
今天通过作者向我们讲述他幼时的几件趣事,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个善于观察,想象奇特的幼时沈复,还认识了一个具有惩罚强暴,同情弱者,童心纯真的少年英雄。每一个幼时故事里,都会藏着一个有趣的童年。请你穿越时光的隧道,在你的童年里撷取一两件趣事来,将它写成500字的文章,谁有兴趣挑战文言文写作的也可以摸索着过一把瘾。留住童年,最好的方式是用文字记录它,分享它,让它在记忆里成为一帧永不褪色的画卷,永远经典的旋律!相信童年美好,青春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