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里头文化,虽然定名为夏文化存在诸多争议,但是看看这只绿松石龙形器:
该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宫殿区的3号宫殿基址的贵族墓,放置于墓主人的右臂之上,呈拥揽状,一铜铃置于龙身之上。龙身长约65厘米,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有0.2厘米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哪个天灾人祸频仍的时代,这种科技水平根本不是地方小势力所具备的,就好比良渚文化中的玉石的制造,如果不是区域文化的核心区,有较多的人口支撑,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能够做到这样。龙形玉器的技术水平精湛如斯的地步,很难说不是区域的中心所能生产制造。
第四、很有趣的一个事,商王名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唯独缺少癸。而夏朝最后一任帝王夏桀,名癸或履癸。这是不是一种忌讳呢?侧面也是一种佐证吧,毕竟应天革命的,呵呵,推翻帝王的名字毕竟是一种忌讳。估计没人会喜欢。
第五、禹记载
秦公簋铭文中有:鼏宅禹迹的记载
齐国贵族叔夷钟铭文中有:处禹之堵的记载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的铭文有: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
说明2900年前大家对于《尚书 禹贡》中的说法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了。也就说禹敷土,随山浚川等,对于大禹的说法已经成了共识。
最起码遂公盨与《尚书 禹贡》相互印证,最起码说明在西周中期,大禹的形象基本定型,历史定位也基本完成。据《中国夏氏通谱》(第一册•上册)第78页所载,云:“禹帝生于尧帝四十四年,丁亥年(公元前2315年)六月初六。舜帝四十八年,癸酉年(公元前2208年)舜崩。翌年,甲戌禹避舜之子,未即位,次年丙子年(公元前2205年)即位,在位八年。癸未年(公元前2198年)禹帝崩于会稽,享年117岁。”
这种具体到年月日的说法,虽然不足为训,但是大体上考虑时间而言,距离大禹传说中活跃的时代1400年左右,对于传说口口相传,到诉诸文字,这中间曲折已经很难考证了。最起码被疑古派质疑为层累的古籍记载要向前推进很多年吧。
第六、地望,其实河南作为古中国的重要区域,其很多地名与夏朝相关。
有夏之居与二里头大体重合,甚至太康这样的地名都有。还有啥好说的……
第七、考古与各种考证,这种比较专业了,就算了,不是我们普通人需要了解的了,比较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