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王小波
我对王小波的印象还停留在大二那个午后,坐在回家的火车上,“簌簌”地过隧道的声音和对面小朋友偶尔的嬉闹声,我手里捧着本《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看王先生在书中给我描绘他神奇的精神世界。王小波给人的初印象是“有趣”,他对周遭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用他不落窠臼的方式把它们揉碎,解剖给读者看,就算话题严肃,他也能花样百出。方式有些不经意,语言却是一针见血,字字珠玑,逻辑性极强,引人深思。虽然现在回想起那本书的内容,我不过只记得开头那只充满象征性的猪,还有作者对中国译著品质的解读,以及书中提到的《情人》里的经典场景。但王小波“严肃又有趣”的风格是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在《沉默的大多数》的序言中他也提到,“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样的写作风格似乎很合我的口味。
沉默·喧嚣
提到沉默这个词,你会想起什么?反正我脑海里飘来了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经典文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那个年代,沉默更多被看做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因为国家不够强大,我们没有应得的话语权,人们越是呼号着去表达越是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在选择保持沉默。那么,在国力日益强大的今天呢?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微博上、微信上、QQ上、知乎上、人人上、INS等社交平台上,人们分享、交流、发泄、炫耀着各种意见、情绪等种种。这确实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从沉默走到喧嚣,是不是太快了些?小波先生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强调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并不代表软弱、从众,相反,这种方式源自一种理性的,多元化的思考。这算不算当下浮躁社会的一剂良药呢?
小说·杂文
小波先生最出名的作品大概是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他自己也说写小说是主业,偶尔才写写杂文。杂文和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杂文更能窥见作者的态度和思想,如果你特别喜欢一位作家,那就去看他写的杂文或者随笔,书中的喜怒哀乐构架了他真实的性格。小说呢,可能是作者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也许会有作者的影子在,但就如花在雾中,有一种朦胧美,却很难看得清。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小波先生多写的是文化杂文,掺杂着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外加一些轻松的随笔。小说我是看的,但杂文看得更多些,大概是出于想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缘故吧!
信仰·理性
活到现在我还是坚持认为有信仰总比无信仰要好。到了一筹莫展又或是世界末日真的来临时,像我这种心中无甚崇拜之人大抵只会怨天尤人,在孤独彷徨中挣扎着死去。然而,有信仰之人却会勇敢地如壮士般地迎接命运的安排,如同心中永远有指引方向的力量。或许结果都没什么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千差万别。引用小波先生“民族狂热是把屠龙刀”的观点,信仰和理性间有种微妙的关系,虔诚的信仰固然好,但没有理性支撑的信仰容易被利用,反过来可能会成为迫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工具,即“狂信会导致偏执和不理智”。
花剌子模型
当学者变成花剌子模信使,巧言令色,顺向而行,便会得到嘉奖;而忠言逆耳,不仅行不了,反而还有把自己搭进去的风险。学术不是向着真理走,而是向着效益走,信使——我们的学者在这样的引导下要坚持理性的学术态度不容易。怎样平衡傲骨和潮流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觉得争先恐后要做牺牲的第一人是明智的,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清楚所谓的牺牲是否具有意义,或许曲线实现理想的道路并非不可取。
学习的苦痛
不知何时,“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的调侃充斥社交平台,葛大爷的露面更添了几分幽默。要究其背后的意义,不过是将学习的苦痛通过这一方式得到宣泄。学习并不快乐,这一观点在中国的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有一句举世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印象中小学教室的墙壁上就挂着一幅,老先生一脸严肃的模样望着莘莘学子,学生倍感压力,孜孜不倦,埋头苦读。关于学习,小波先生也有话说:“学习本身很痛苦,必须以更大的痛苦为推动力,和调教牲口没有本质的区别”。把学生和牲口放在一起似乎太过分了些,但中国式的读书透着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强调苦,而后提倡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勇往直前,“头悬梁锥刺股”,确实伟大!不是说学习不要吃苦,只是你把求知的乐趣置于何地?在这场苦中作乐的历练中中国式的观念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我不知道小波先生当时给这本书取名字的想法,就像我这篇随笔的题目,只窥得见部分的主旨,到了行文中却是跟着思绪跑,任它想要上天还是入地!各位看官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