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评论说,《朗读者》是一本即使熬夜也必须一晚读完的小说。
未做宣传,依靠读者与读者之间口碑传播,首次发行便登上《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排行冠军榜。
我在读完许久后,也还幻想着如果自己是主人公米夏,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后期米夏整个暑假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心如死灰地学习和读书,并不是他多爱学习,而是对于不能掌控情感的宣泄。
虽然这成就他轻松地成为法学院教授,但他其实无心成就任何事。
书中,作者分三个阶段叙述战后的德国两位主人公从遇见到生死离别的人生历程。
第一阶段,15岁的米夏与36岁的汉娜相互吸引。一个青春少年,一个单身熟女,利用一切时间在一起鱼水交融,用米夏的话说,"不理俗事,沉浸在无边的幸福中。"
米夏觉得自己很爱汉娜,放学后,他为她朗读一本又一本精挑细选出来的书籍,仿佛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但同时下意识地,他却不愿跟最要好的朋友吐露他与汉娜的恋情。
他可以在另一个城市毫无顾忌地与汉娜相互搂着亲密地去看一场电影,但也知道,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他绝对不会这么做。
故事如果只是如此单纯地发展,米夏迟早会屈于周遭压力,对汉娜感情逐渐降温,理性的退出这段恋情。
但并不是逐渐,意外的一天,汉娜突然离去。
米夏误以为是自己不愿意在朋友们面前坦然恋情的羞耻心,让汉娜不辞而别。而这种突然而来的受伤来不及舔犊,以至米夏用尽一生也没愈合。
第二阶段,米夏终于知道为什么汉娜会离开。
汉娜曾经是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一直在躲藏反纳粹联盟的缉拿。离开米夏,是因为她嗅到了危险。
再次相见,汉娜是法庭的被告,米夏是法学院去法庭观摩学习的学生。也是在这时候,米夏推测出汉娜为什么那么喜爱他的朗读,因为她不识字。
汉娜被指控在集中营对几百位锁在教堂内烧死的妇女见死不救。她手上有开门的钥匙,却只是站在教堂门外看着她们被活生生地烧死。
对于法庭的指证,汉娜不承认故意让犯人去死,她说一旦打开大门,犯人即会四散奔逃,而作为一个看管犯人的看守,她只能束手无策。
她辩解自己只是不知道当时该怎么做而已。
然而在漫长的庭审中,汉娜更不愿意让人知道她不识字,她宁愿放弃辩护,去承认写过一份“火烧囚犯”详细经过的报告,是事件的指挥者,也不愿意让人知道她是一个文盲。
汉娜守住了最后的自尊,代价却是终身监禁。
米夏是唯一知道汉娜不识字的人,他知道她不可能写出报告,虽然犹豫挣扎了,最终他也没有勇气去告知法庭。
米夏无法面对如果汉娜自由,他们是继续恋情?还是因为她曾经当过纳粹杀过人而去恨她?而后又再次离开她?
不管怎样,汉娜的终身监禁,使米夏心理又背负了一种罪责,他原本可以救她。
第三阶段,米夏不断给在狱中的汉娜寄朗读录音带。
米夏心中始终没有放下汉娜,他的人生无法开展新恋情,他的恋人最终都会离去,结婚也只能离婚。
对汉娜的感情既有迷恋、愧疚,还有社会道义、世俗眼光参杂,米夏终究在十八年间也没有去探过一次监,写过一封信。他只是不停地为汉娜朗读,寄录音带。
在监狱长强烈要求下,汉娜出狱前一天,米夏去见她。年已60的汉娜浑身已散发出老人气息,臃肿肥胖,再也没有初见的光彩。
汉娜读出米夏眼中的失望,在出狱前那一刻自杀了。
面对一个在监狱中度过多年的60岁老人,米夏只是无法表现他在15岁时有的热忱而已。
我无法相信未到40岁的米夏后半辈子能走出汉娜的自杀阴影,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间是否就是15岁那年与汉娜在一起的日子?
我不知是应同情悲惨一生的汉娜,还是该同情已生无可恋的米夏。